□ 刘先畅
大观园的原动力
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看重庆大观园,最容易想到的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这口号,这标语,这誓言,这目标,都有动人的力量。而最强的力量就是说到做到,最好的落实就是一抓到底。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几回瑞雪落下又消融。一抓到底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无疑是以大观园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起步之初,是大观镇以一镇之力作出灿烂的构想,之后,是南川区以一区之力作出宏伟的规划。一镇一区,创建一个真正的大观园谈何容易!重庆市洞察了南川的努力,及时审时度势,纳入工作内容,先后批准设立南川区生态农业园区、重庆市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给予积极推动。
重庆大观园的名称也经历了几次更改,曾用过南川生态农业大观园、南川农业大观园、十二金钗大观园、南川大观园、重庆生态农业大观园、重庆生态大观园、中国生态大观园。从名称的变化可以看出重庆步履的铿锵,底气的积累,实力的增强。
2023年3月22日,南川网、华龙网、人民网同日消息:2023重庆大观园乡村旅游文化节启动仪式在木凉镇桃溪乐源景区举行。本届乡村旅游文化节以“春赏大观园·乐享福南川”为主题,伴随春季花卉绽放,赏花季持续至今年5月底。启动仪式上,相关单位还签订了重庆大观园乡村旅游联盟。
可喜可贺,终于以“重庆大观园”名义,开始大大方方对外宣传展示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城与乡,一个亘古不变的课题。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是新发展阶段中国城乡高质量发展的两件大事,在重庆,乡村振兴成为发展的最大潜力,城市提升成为发展的最强动力,城乡融合成为发展的最高境界。
重庆大观园已是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的稳定局面,凸显着经济、生态、美学等价值取向,已然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升级版”,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样板,四季风光成为令人向往的好风景。
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实打实的举措,必将让重庆大观园更宏大,更可观,更美丽。因为重庆大观园诞生和成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响彻中国的嘹亮声音,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中国式现代化厚植起绿色底色。
漫步重庆大观园,我能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拓展,我能看见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大观镇的奋斗、南川区的奋进可以看见重庆市的身影。南川区走出了一条具有南川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先后获评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国家重要中医药产业基地、全国知名四季康养胜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奋斗、奋进源自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重庆着力构建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全面扣紧压实工作责任,构建各级守土负责、各方携手共抓的履责机制,构建资源倾斜基层、力量下沉基层的保障机制和考评党建看发展、考评全局看党建的评价机制,推动党建工作系统性重塑,要求各级努力交出党建、经济、平安、改革、创新、生态、民生等“七张高分报表”。
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多年砥砺奋进,绘写壮美画卷。如红日东升,如大潮奔涌,如长风浩荡,向上向前的力量蕴藏在每一寸生机勃勃的土地上,蕴藏在重庆大观园中,向着未来无限伸展。
大观园的新境界
能以“重庆”命名的标志,要么是知名,要么是特质;在重庆众多标志中,重庆大观园还没闻名遐迩。但是,在重庆大观园,可见日月星辰的光辉,阴晴雨雪的四季,五彩斑斓的世界。
曹雪芹所描绘的贾府大观园,虽然赐名为大观,可实际面积并不大,毕竟只是贾家的一个花园;虽然名义上可观,可很多人都无法观看,毕竟是专供富贵人家观赏的芳园;虽然也很绚美,可美中不足美得有限,毕竟全是朴素的传统美;虽然也很宜居,可一般人与之无缘,毕竟入住的居民屈指可数。
时代的不同决定了大观园的巨大差异。无疑,重庆大观园是所有大观园中的翘楚。
关于重庆大观园,毕竟纸短情长,千言万语,都已经浓缩在了“重庆大观园”这五个字上!
守住绿色,护住生态,山才会更绿,水才能更清,我们生活才能更加美好。
重庆,正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使土地生出“金元宝”、山间长出“摇钱树”、乡村变成“聚宝盆”。
重庆,正在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探索具有重庆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打造便捷生活行动升级版,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重庆,正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构建乡村规划新格局,开创乡村建设新局面,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激发乡村治理新效能,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桃花源”,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陶渊明笔下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这幅画卷,正铺陈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乡。这个家乡不仅景美、业美,而且和美。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我们对自己的“桃花源”看得见,摸得着。重庆人自豪地说:桃花源在心中,也在我的家乡!
借此机会,重庆大观园还在提升、完善、扩增、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正在转化为众众之责,人人之慧。
人们有理由相信,重庆大观园,其宏大会宏大到辽阔无垠,其可观会可观到璀璨夺目,其美丽会美丽到锦上添花,会成长为高质量发展新范例、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因为真正的重庆大观园,经过市区镇的共同赋能,或许就是重庆甚至中国一个重要的窗口、看台和名片,成为人人最向往的地方。
虽然《红楼梦》写的是古代贵族大家庭的世故人情,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人心还是那些人心,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爱与怕、希望与焦虑、向往与回忆,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能从这部《红楼梦》中看到自己。
《红楼梦》具有穿越时空的伟大意义。我们努力的意义在于看到更宏大的世界,向往更美好的生活。鲁迅先生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只要有梦想,一切不可阻挡!和无数的人与无穷的远方一起筑梦追梦,是南川人的情怀,也是重庆人的境界。
有一颗心叫作万众一心,有一座城叫作众志成城。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我们正不遗余力地赋能重庆大观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重庆力量。
我没想到,250多年前的曹雪芹倾情描述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而是所有人的向往。
曹雪芹也没想到,他所描述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本着“天人合一”理念而创建的重庆大观园是为一个实证。
重庆大观园是温暖宜人的大家园,是美好生活的大乐园,它让人感觉到,重庆这座城,不仅有温度、有暖意,而且能熨帖人心、滋润人气。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