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静
周六的早上七点半,朋友给我发来一张滨河公园的图,并约我去逛逛。我当即出门。
我们先坐车到庙堡顶对面的一家面庄去吃面。这家的面依然是二十年前的价格,一两五元,分量够多,二两就能让劳动的人们饱食。
小面的辣子特别香,还有免费的油茶。老板记性特别好,还是半年前去吃过的我,他都记得我口味清淡,少放辣子。老板一边和我们开着玩笑,一边叫我们多喝点油茶。这感觉,和小时候在我的老家金山镇吃油茶的滋味依稀相似。
吃了面,我和朋友便去往滨河公园沿河岸行走。我站在河边,出神地盯着河流清清爽爽地向前奔流,干净而透彻。
干净的东西,总是让人想亲近,又不想过近地打扰。我和朋友一边看河一边走,有时候说说话,有时候就静静地盯着河。
河滨路很长,路上行人时有,但像我和朋友这样沉迷于看河的人不多,这些人多数行色匆匆。我想他们多半和我一样,在家里待久了,想出来活动一下筋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那为什么不约上亲友一起分享呢?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独自行走。独自行走的人中,有的是想一个人待着,因为随性自在,而有些人是不愿意与人相约。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忙于生活,再难与人交心。他们感到孤独,却不愿意分享交流,这样的人大多时候与大自然之间也会有隔阂,再美的景,都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所以,他们的思维里,很难停留在今天这条干净清爽的河流上。
我看着这河流,仿佛河流洗刷过过我的身体,让我感觉身体的气息洁净了;仿佛流过我的心,我的心清凉了;仿佛流过我的童年,我的记忆更清晰而亲切了。
走了一个多小时,只见一株黄桷树斜斜地横在河边上。河水宽泛而平缓地流淌,树叶与河流的颜色,绿得那么相似,树根边几枝野玫瑰开得正香。我忍不住被这幅画一样的景色感染,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然后把照片发给我想分享的人。
照片承载的是我对对方的陪伴、爱与分享。看到这张照片,他必定像和我一起在河边行走一般,更重要的是,他有我想分享美好给他。这个世界,孤独的灵魂越来越多,相似的灵魂越来越难碰到。人们的心总是关着门,宁愿孤独,不愿世侩嘈杂。有一个可以和自己分享这清凉河景的人,多好。有一个愿意与自己分享这清凉河景的人,多好。
和我一起行走的朋友也忙着拍照,但她并未分享给别人,她觉得自己玩得开心已经很好了。
也是,当没有遇到自己愿意与之分享的人,自己在内心独享自己的精神盛宴,也是不错的选择。
再走一段,看到一片玉簪花。玉簪花,光看名字,就让人感到她很清丽。水珠在花上闪着光,让我想起一个形容琉璃的词:通体透彻。玉簪花不透彻,但却让我想到这个词,说明她身上有透彻的内容。我和朋友在那里站了很久,想让这透彻的气息多陪伴我们一会儿。
我一直认为我是个不爱写景的人,但是今天,我却想把这条河流、黄桷树、玉簪花,以及碰到的行人写下来。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如是。我陶醉于河水的美,我想河流也感到遇到了知音吧。而我们看人,又何不多一点欣赏,多一点陪伴,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共情。如此,景人互不相负,人与人也互不相负。
大自然是最能疗伤的。我想,以后我感到内心不够澄澈清凉时,会约上朋友去看看那河流。人生的行走,应该像今天的河边一样,清凉、温柔、澄澈、明净……
回到家,我感觉今天过得很好:面条几十年不变的价与味;河流大地在不变的岁月里,陪着人一辈又一辈;心里找到了一些不变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