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燕子
发布时间:2023-08-03 09:08:34 来源:
新闻摘要:

  

  □ 刘先畅

  仲夏时节,北京阳光灿烂,充满热情,但是早晚还是凉快的。

  7月1日,星期六,晚上10点多,我看到北京的影友袁熙伯发了一条朋友圈:两张照片之上写着两行字——屋子外面新的生命,已经马上会飞了!新生命的到来,孕育着新的希望。加油!美丽的七月。文字之下是一窝4只小燕子仰望世界,跃跃欲飞。

  人与燕子,同处屋檐下,同住一个家。我立刻想到的只有四个字——友善!和谐!

  面对此情此景,我点赞并评论道:惊喜!燕子做窝育雏,四雏待飞。福鸟带福!益鸟增益!燕子筑巢友善、幸福、安康之家。

  袁熙伯表示赞同,立即回了一个赞。

  那一刻,我感觉更凉快了。

  今年的某些时候,人们普遍感受到了全球变暖的加速,开始担心长期平均温度会逐渐接近这个临界点。

  在这种气候里,我们盼望天气更凉快一些。

  我与袁熙伯第一次见面,是在入驻中华文化园内的北京十月天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里。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是我们颇有共同语言,他骨子里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热情、朴实、善良的品质,能给人带来不容置疑的信任感。

  作为电影制作人、投资人,他对电影有着自己的见解与追求。我们谈到了电影《上甘岭》《长津湖》《消失的她》,还有拟拍电影《胜利日》《狱中八条》等等,都期望中国这个电影大国早日迈进电影强国之列。在此进程中,我们能多做点有益之事,贡献各自绵薄力量,以更多优秀作品鼓舞人,践行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可以这样说,他与我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让我受益匪浅,深以为然,并对他肃然起敬。

  反复端详他发的雏燕照片,我不禁回想起重庆南川老家的小燕子。

  此时此刻,它们应该在凉爽的燕窝里琴瑟和鸣,相依而眠,“沙暖睡鸳鸯”,或许还簇拥着自己的小宝宝,一起等待着美好的明天。正是“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忠诚为善,背叛为恶。燕子有着明确的责任感,都是一夫一妻制,彼此忠诚,相互善待,经常成双成对,龙凤呈祥。它们不奉行单身主义,也不组建丁克家庭,不会放单线单飞在外,夜不归宿,也不会纠结“才会相思,便害相思”的欲罢不能,更不会承受“离又离不了,和又和不了”的无尽煎熬。

  已到子夜时分,心中泛起的凉意驱使我打开手机,通过网络摄像头,遥看老家的夜色斑斓,只是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到家乡燕子一家的睡态与温馨。

  平日里,透过摄像头,能看到老家的大门和门外的院坝,看看年迈的老母亲、老父亲是不是关门外出。看到他们开门在家,或者在院坝走动,间或健身,心里就特别踏实。

  还好,在手机界面里,有时可以捕捉到燕子一闪而过的身姿。

  回到老家时,我习惯全神贯注地观察燕子的生活轨迹。它们在天空中翻飞,在电线上伫立,在燕窝里呢喃,唧唧唧唧的叫声,传达出它们的欢快,也感染着我的心境——自由自在的欢乐开怀。

  这个习惯来自我们小时候。“江上燕子故来频”“频已衔泥到座隅”。燕子每年都飞进寻常百姓家,也在我家老屋的堂屋(客厅)筑巢育雏,“那管是小户蓬窗,那管陋屋荒塍,牠总是一样的依恋,一样的痴情”。

  那时,父母亲就多次讲,做人就做好人,跟燕子一样,做鸟就做益鸟。

  话虽简单,道理却不简单。父母亲是要我们从小明白,与人为善,损人为恶;除害为善,加害为恶;并信奉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努力有善可陈,犹如可爱的小燕子。

  父母说,燕子是益鸟、好鸟、福鸟、神鸟、吉祥鸟,是“害虫杀手”,喜欢筑巢好人家。

  于是,我对燕子的好感从小就扎了根、发了芽、结了果,还暗暗地下了决心,像燕子那样为人处世,与人为善,带福增益。

  燕子是一种十分讲究卫生的鸟类,它们会选择干净、安全、舒适、友善、和美的地方来筑巢。反之,它们不屑一顾,不屑为伍。更重要的是,燕子是忠诚的精灵、善良的天使,跟蜜蜂一般勤奋,为我们带来益处,带来吉祥,这让我对它们刮目相看。

  我们身处内地,所见燕子不是高尔基描述的“暴风雨的预言者”——勇敢欢乐的海燕。但是,燕子伴着回忆,回忆里有燕子,夜风传花香,安静又美好,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

  当天晚上,我竟然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燕子,和其他燕子一起,在碧蓝辽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欢快飘荡,划出一道道优雅华丽的弧线,绘出一幅幅和美宜人的图案。

  7月2日,早上5点,北京的天已大亮,凉风习习,鸟声阵阵。我来到小区花园走路,听见麻雀叽叽叽,喜鹊喳喳——喳喳,鸽子咕咕咕——咕,看见它们在步游道、草坪上、树枝间欢快觅食。

  只是我没有看见燕子上下翻飞的灵动倩影,也没有听见燕子唧唧低吟的悠扬歌唱。我双眼搜寻着燕子,暗自盼望着燕子在熹微的晨光中,感受着凉爽,心中有锦绣,口中有繁华,为人世间飞出一道道美丽风景。

  小区里满树的核桃、白果、苹果、桃子、楸子、山楂正进入成熟季,不知其中有没有这些益鸟穿梭来往的功劳,也不知家乡的小燕子是不是别来无恙。

  如果我们出国在外,一路同行,或者偶然相遇,作为中国人,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说,我们是老乡,中国老乡,我们的家乡在中国。

  那一刻,我们不一定会提及家乡的小燕子。但是,家乡小燕子的剪影泛着光,还是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或者灵动在我的眼眸里。不论身在何方,也不论面临何种气候,我心中还总有一个祈愿。

  我祈愿岁月静好,国泰民安,无论是北京的燕子,还是重庆的燕子,它们都能事随心愿,自由自在,比翼双双飞,幸福千万里。

  我猜想,在全球变暖的环境里,燕子们不仅仅是习惯随季节迁徙,飞越千万里,在南北切换栖息地,而是通过劳作、生活、繁衍,为人类提供有益信息,一起应对全球变暖。

  想到这里,我心里又泛起了凉意,漫步在徐徐晨风中,浑身感觉到了凉快。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