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毅
从航拍的照片看,崇山峻岭间,山川青绿,轻雾缭绕。道路如缕,毛细血管般缠绕,蜿蜒远方。茂密丛林里,形似贝壳的乡宿安卧,仿佛放射着微光的圆环盘状建筑物从天而降于山岗,恰似传说中的巨无霸飞碟,静悄悄地飞抵人间。细端详,那山水田园间别致的圆形酒店,又神似著名的福建土楼造型。啥时候,土楼搬来了咱南川?
图示清楚地表明:大观原点。我突然有些发懵,无比熟悉的大观,那一方土地,何来陌生的原点?
多年以前,因各种理由或者不需要理由,我多次造访过南川的大小村寨。尤其是大观,因离中心城区较近,三五十分钟的高速公路车程,几乎是说到就到,方便。于是我就把节假日的休闲时光和无以计数的脚印,留在了大观镇的沟沟坎坎。
曾经反复去过铁桥仙寨,因为仙寨前方有郁郁葱葱的香草园;与好友在香炉寺品茗、留宿;受邀深入生态农业大观园、龙川江采风,把乡村“十二金钗”等美好风物记录于笔下。
去得多了,大观的村庄、田野、山川、河流,甚至农家养了多少只鸡鸭、种了几亩田土,基本上了然。那时候,脱贫攻坚的战鼓正在敲响,大观镇上的碉楼犹在,土溪水库刚刚改名为黎香湖,大观园正初成气候,一切都还是原始的状态。我清楚地记得,大观山水田园间,一条条公路正在加紧修筑,一座座如蜻蜓舞动翅膀的施工塔吊在旋转,一幢幢村民新居拔地而起,一切都在向上生长,一切都是刚刚苏醒的样子。那些日子,我们见证着大观的发展,快乐地行走于龙川江畔,住宿在铁桥仙寨,游玩在香草花园、李子树下……哪来什么原点?
今年暮春,回访大观,陌生而突兀的大观原点群落,着实让人吃惊不小。这坐落于大观高速路下道口附近的“乡颂”风物集市、乡野学堂所在地,十多年前还是一片野地荒山,那泥泞碎石公路边的小山包上,生长着零乱的杂草树木,毫无章法的鸡窝地里,栽种着并无太多收成指望的庄稼。有风拂过,有村狗撒野,间或有牵着牛羊的农人出没。浓浓的山野气息,准确无误地告诉初来的人们,这里,是原汁原味的乡村。
但是现在,以圆形酒店为地标的荒山野地,变身为精致的大观原点。月牙形的小广场,规划整齐的停车场,水波荡漾的池塘,四通八达的柏油路,仿佛一夜之间,奔来此地。
原点好看!亭台楼阁,小桥老树,屋舍俨然。快捷的电瓶车穿梭在平坦的马路上,琳琅满目的集市,生意兴隆的饭庄,温馨可人的酒店,墨香浓浓的书屋,设施完善的游客中心,聚集了招揽八方来客的所有旅游元素。走进原点,吃住行玩,一应俱全。
以原点为起点,北上黎香湖生态大道,可去“花田小院”品茗小坐,可去中江村荷花园打卡,可去观川军血战实景演出,可去黎香湖湿地生态公园流连忘返。由东向北,是金龙村乡村体验精品旅游线路,可带你进入神农广场,步入滨水步道,参观产业孵化园和蓝莓基地,拜访中医药博物馆、长城茶业。向东南,则是熟悉的铁桥村,可观梅华园、永福寺……因而大观原点,获评重庆市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案例。今日大观,今非昔比,是响当当的全市乡村振兴强镇呢。
如数家珍的介绍,充满了乡村振兴带头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心动不如行动,我们赶紧走走看看,往铁桥村于家院子方向而去。
所见景象又让我惊奇。千亩蓝莓种植基地,与现代化的蓝莓生产工厂相生相伴,这是过去没有的;那些低矮破败的农家小屋不见了,变成了清一色的砖瓦房或两层小洋楼;走过一户又一户挂有“美丽庭院”小木牌的农舍民居,皆是垃圾不乱甩、柴草不乱堆、院坝干净卫生;村里的道路,全部硬化,就连村民出行的小路,也铺上了城市道路才能见到的沥青……
我边走边看,不怀好意地嗅嗅鼻子,呵呵,除了山野间的清新空气,并无过去惯常的乡村气味。那标志性的猪大粪的气味、腐烂旧物的气息,哪里去了?
我了解到,大观镇的人居环境整治、污水管网改造、生活垃圾清理、无害化卫生厕所修建、乡村生活便道硬化、庭院绿化等工作已成常态。镇里有明文规定,遏制建筑扬尘、秸秆焚烧,污染企业关停,强化了畜禽圈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药减量增效,有效减少了面源污染。这不,大观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吸引了好多城里人来这里游玩。
如此看来,大观早已不是我心中的旧日景象。乡村振兴的春风,已经在这片大地上劲吹。情牵这一方山水田园,我向大观镇这个美丽的地方,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作者系重庆市金融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