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先畅
许多小事是不能小看的,我们能够于细微处见精神。
近日,我参加公民导刊杂志社和南川区人大常委会联合组织的浙江大学南川区人大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浙江文华大酒店的电梯里,看到两幅品读驿站的公益广告,包括好书推荐,友情提示:可读,可借,可买;买书可享受85折优惠。
我特地找到酒店接待大厅一角,看到《红船》《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习近平在浙江》《习近平讲故事》《美丽中国经典线路》《王阳明全集》《全球通史》等图书陈列在品读驿站的书架上。
我取下几本图书,坐在沙发上翻阅。之后,在酒店前台登记,把图书借到房间慢慢品读。
进餐时,我发现这个品读驿站延伸到了酒店6楼的自助餐厅,顾客们可以一边就餐一边品读,让物质与精神食粮相伴入胃。
小小的品读驿站,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能发挥什么作用,我一时说不明白。
但是对于我,多品读品读喜欢的书,怡情益智,那一些闲暇时间便成了诗意时光。
我想,品读驿站虽然小,但其价值和内涵意义并不小。
据杭州网6月9日报道:在“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之际,浙江组织开展了主题采访活动,10多家中央媒体以及浙江省级媒体合计80余人组成采访团,走进杭州、湖州、绍兴、金华四地乡村采风。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的梅林村也是其中一站。作为“千万工程”重要起源地,从2002年12月15日开始至今,梅林村20年持之以恒,通过美丽乡村、共富乡村、未来乡村的迭代升级,实现美丽蝶变。
我们有幸走进梅林村美好生活中心,“幸福感”“未来感”尽在眼前。
这里集聚了萧山多个“第一”:第一个村级电力(低碳)服务驿站、第一个乡村“未来居”展厅、第一个智慧慈善工作站、第一个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
无独有偶,梅林村创建了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我们看到,除了一本本实体书籍,一排排听读机还提供各式有声读物——读书成了梅林人的日常。
小小的数字书房,在梅林村的美丽蝶变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我一时也说不明白。
我只知道,梅林村村域面积只有区区1.88平方公里。现有农户629户,户籍人口2382人,常住人口3587人,在册党员122名。
小小的村庄,打造出以中国包装龙头企业浙江爱迪尔包装集团公司为工业先导、具有村域经济特色的工业基地,带动卫浴、纺织、服装、五金等行业迅速崛起,还先后获得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文明村等荣誉,绘就了共富新画卷。
梅林村不断更新乡村生活“打开方式”,一幅“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的乡村全面振兴图景徐徐铺展,让我们从中看到“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深化提升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迭代升级为“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展、成果不断放大。
我想,梅林村虽然小,但其作用和示范意义并不小。
一天后,我们乘车前往嘉兴南湖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乘船登上湖心岛参观烟雨楼、一大红船等小景点,接受“四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感悟红船精神。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
幸而,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
小小的一只游船,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我一时更说不明白。
我只知道,中国共产党从此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
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发展方向和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一百年来,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中国共产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2010年5月,南湖景区创建为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2011年9月6日,国家旅游局批准南湖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嘉兴南湖水域面积只有624亩,湖心岛面积仅有17亩,我们所参观的红船也不大。
我想,红船虽然小,湖心岛虽然小,嘉兴南湖虽然小,但其功绩和历史意义并不小。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或者小事做不成,大事做不好,都是不足取的。我们所做的小事,其实并不小,做好每一件小事,必能积小为大。我们所说的小节,其实并不小,注重每一个小节,必能成就大节。
我想,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抓大不放小,以小去博大,必能攻克难关,功成名就,还能大小并举,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