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平
巴寡妇清年轻守寡,人生已无他求,就毅然接管了家族产业,心无旁骛地苦心经营。她充分运用先祖积累下来的丹砂采掘炼制技术,并以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善于捕捉机遇的果敢,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将丹砂产业经营得风生水起,打造了威震大秦的丹砂帝国,终成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丹砂女王。有文章介绍,巴寡妇清所积聚的财富约合白银八亿万两,又赤金五百八十万两,有僮仆千人,依附从业者上万,私家保镖更是多达两千余人,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也一点不夸张。当然,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是存疑的,因为从有关史料中考证,秦朝巴郡的总人口也才五万余人,她一家雇用的员工竟占全郡总人口的25%,简直不可思议,即使到了产业高度发达、人口数量巨大的今天,要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上万名员工的企业,也殊为不易的。但无论怎么说,巴寡妇清都是千古传奇。
有文章介绍,巴寡妇清经营的丹砂王国之所以如此辉煌,除了她杰出的经营能力之外,也与她颇能审时度势、与秦王朝保持密切关系直接相关。有人说,她为秦国军队赞助了大批军粮,向国家捐献的金银财宝无可计量,为秦军的胜利提供了财力、物力支持。也有人说,她为秦始皇修筑长城捐献了巨资,让秦始皇大为感动。还有人说,秦始皇修建皇陵,需要大量的水银,她无偿向皇陵输送了大量的水银和朱砂。当然,这些说法大多为传说,在史籍上无直接证据,但她与秦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则是无疑的。
巨量的财富、杰出的能力、突出的贡献,令千古一帝秦始皇将其奉为“女贞”,专门为其筑“女怀清台”,表示敬重褒奖。在中国历史上,皇帝为表彰一个女子而专门筑台纪念,不仅是秦始皇的独创,而且也仅唯此一例,此后罕有类似案例。连司马迁也感慨道:“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宋代学者刘攽也专此写了一首《女贞花》诗:“巴妇能专利丹穴,始皇称作女怀清。此花即是秦台种,赤玉烧枝擅美名。”所以有人说,女贞子、女贞花之名,都是因为巴寡妇清而得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