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 书写窗口人的热辣滚烫
胡岑玉
金佛山下南川城,城里有群规资人
热辣滚烫为人民,朴实勤劳又真诚!
其实,在来到规资局成为“窗口人”之前,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是地地道道的“孩子王”,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也许是一种典型傲娇女“,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那份傲气,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从“幕后教育工作者”转变为了一名“坐在一线的窗口人”。
没想到,在上岗第三周我就接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投诉”。 那天,我正在窗口办理业务,突然一位怒气冲冲的男客户冲了过来,把手里的资料重重地摔在柜台上,怒吼道:“我要投诉你!你是怎么为人民服务的?明明能做的事为什么不做?没有这业务能力就赶紧下岗,不要坐在里面了!”
那一刻,我愣住了。要知道,在过去的四年里,我可是一直被他人尊称的“胡老师”,怎么能被人这样吼骂?心里顿时翻江倒海,委屈、愤怒一齐涌上心头。
我努力平静下来,仔细倾听他的抱怨,发现他口中的“推诿”其实是因为政策的原因导致十年都没能拿到产权证书。
虽然内心酸楚,但我还是用温和的语气和耐心的态度平息了他的情绪。这次经历,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窗口人”的艰辛与责任。无论多么委屈,都要保持冷静。为人民服务,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对自己职业的一种坚守和信仰。
如果说这“心态成长”是“窗口人”的基础课,那么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与群众朝夕相处就是一门必修课。
这件事发生之后,我并没有被一时的情绪左右,而是决定深入了解产权证难办理的根源。经过调查,我发现像这位男客户一样存在办证难的一共有8个村社,共计六百多户,向领导请示后,我主动揽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刚开始的我自信满满,没想到整理资料时却犯了难,大部分原始数据都停留在2013年,特别是翻看有关产权登记的相关专业术语时更是一头雾水,前辈鼓励我要抱着一颗打电筒走夜路的心态到实地去探本溯源。于是我们结合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创建工作,在各乡镇街道办起了“红岩先锋”产权登记流动窗口,每天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红岩先锋”队员在各个村社院坝里支起小摊,现场收集村民办理产权证的资料。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走访一位叫李秋容老人的家,听到我们的来意,她哽咽着说:“我们跑了这么多年的路?什么时候才能拿到产权证书啊?”在和老人的聊天中,我们得知老人家中已经没有亲人,她唯一的希望就是活着的时候能拿到产权证书。看着老人无助的眼神,我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10多天的努力,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当我们把一本本产权证书发到村民的手中的时候,一张张脸上乐开了花。那天,我亲自把证送到了李秋容老人的家里,握着她苍老的双手,看着她视若珍宝般的用布包起了产权证书,这一刻,我体会到自己作为“窗口人”的使命和价值,不仅解决了村民多年的心结,更是为民解忧、为民排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尽可能改善人居环境,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总书记的话,为我们当下窗口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发展使命的感召下,我们每一位规资人用百分百的努力服务人民,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宣言。
看,杜鹃花花开满山,听,风嘴江江水潺潺。南川蓬勃的发展,是我们在新时代使命召唤下的生动写照。每一次杜鹃花的绽放,每一声江水的潺流,都激励着我们以热辣滚烫的激情,为实现南川的繁荣、重庆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作者系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