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福寿 鱼米之乡
发布时间:2022-01-24 09:13:54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康养福寿 鱼米之乡  ——福寿镇五年工作回眸    ①    ②    ③    ④    
  康养福寿 鱼米之乡

  ——福寿镇五年工作回眸

  

 

  ①

  

 

  ②

  

 

  ③

  

 

  ④

  

 

  ⑤

  

 

  升级改造通村路,便利群众出行

  五年来,福寿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镇呈现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福寿鱼米

  刷出榜单新纪录

  五年来,福寿镇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持续稳定增收作为农业发展的方向标,稳定发展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大以“福寿米”“福寿鱼”“福寿西瓜”“福寿乌鸡”为代表的特色种植养殖业,在提升品质和营销渠道上狠下功夫,成效显著。

  做大做强“福寿米”。组织村民成立康茂水稻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12000亩优质稻,实行绿防与统防相结合,技术指导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公司+基地与合作社+农户”相结合,跻身全区三大优质稻种植基地之首,荣获重庆市第三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被纳入第一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名单。采取订单销售和网络直销等多种销售模式,实现“私人订制”150亩,与重粮集团签订年均500吨销售合同。新建精米加工厂,实现大米一、二产业完美结合,全镇通过水稻种植实现第一产业上千万元的GDP收入,为群众人均创收1000元以上。

  做优做精“福寿西瓜”。该镇结合地域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在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土地流转、产业布局、技术服务等方面扶持农户,引导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年均发展1500余亩。通过举办西瓜文化节、网络直播带货、定点销售等方式,多渠道解决销售难题。

  打造“福寿鱼”示范养殖点。打造高桥水库为“福寿鱼”示范养殖点,引领全镇发展清水鱼养殖约1500亩,吸引众多垂钓爱好者前去休闲娱乐。依托休闲垂钓,发展水果园,种植高山晚熟李1200亩。

  做特做优“福寿乌鸡”。以兴蜀家庭农场为引领,常年存栏10000余只,通过优化品种、技术改良,获得市农业农村委无公害产品认证、南川区“十大人气农产品”优胜奖。乌鸡与鸡蛋以订单形式直销重庆中心城区,乌鸡年销售量6000余只、鸡蛋80000余枚。

  战贫战疫

  交出满意新答卷

  五年来,福寿镇党委政府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压实“六个责任”,做实“六个精准”,落实“十项政策”,推进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十大专项行动,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和市级成效考核反馈问题以及各类考核检查发现的问题一体推进整改。

  产业引领促增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增收措施,兑付补助资金,鼓励康茂水稻专业合作社、兴蜀家庭农场、鼓杰寨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白岩村花椒种植基地等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福寿镇农服中心获得南川区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集体嘉奖。

  抓好“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投资建设人饮项目,实施C、D级危房改造225户,易地扶贫搬迁39户,拆除危房246户。集中开展岗位信息推介,聘用68名建卡贫困人员从事公益性岗位。坚持教育帮扶和医疗保障措施,切实开展教师家访和医生签约服务。

  持续稳定推进脱贫。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实施6个致富带头人项目,投资20万元启动巩固拓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勘察设计工作,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果断采取“每日调度”“四封管理”“回村扫码”“轨迹追踪”等一系列硬核措施,举全镇之力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精准高效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镇域保持“零疫情”。

  强力惠民

  跑出发展加速度

  五年来,福寿镇依托重点项目,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交通方面。完成道路升级改造21公里、农村公路58公里、人行便道49公里,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社社通硬化路,95%以上的农户通人行便道。交通建设的巨大投入,打破镇内交通不便的瓶颈,群众出行更加快速便捷,福寿镇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考核常年位居全区前列。

  水利方面。新建人饮工程31处,新建水厂和延伸集中供水管网,采取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相结合,自来水覆盖率达100%。

  重点项目方面。完成南川区2015年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福寿片区)项目;户改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退地累计复垦52亩;完成国土整治、土地全域整治和水土保持项目;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

  促进社会保障。年均发放低保金、残疾人护理和生活补贴、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临时救助等430万元以上。居民参合参保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高于全区水平,一并落实就业创业、小额贷款等惠民政策。

  人居环境治理。整合人员力量,扎实推进“三清一改”,改造529户无害化卫生厕所,福寿镇大石坝村获评“重庆市第三批美丽宜居乡村”。

  安全稳定方面。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监管网络,切实维护安全。强化源头治理,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抓实道路交通、烟花爆竹、建筑工地、农业生产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扎实开展大排查和专项整治。福寿镇交通安全办公室在2017年和2018年荣获“重庆市年度优秀交安办”荣誉。

  教育医疗方面。认真落实中小学“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制度,同步做好学生资助,受助2570余人次,发放119.36万元。卫生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2020年20个北部乡镇民调排名中福寿镇位居第四;在2021年上半年民调排名中,福寿镇位居全区第三。

  此外,福寿镇还同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按规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按规定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等工作。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建好退役军人服务站,福寿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于2021年10月代表全市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今后五年工作展望发展思路:

  突出福寿镇特有的地理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整合资源、强化要素,坚持全镇“135”发展规划不动摇,即锁定1个目标:打造渝南片区美丽宜居幸福康养之地;突出3个主题:做大做强鱼米产业,持续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夯实党的建设;落实5条举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持续挖掘福寿文化,纵深推进党的建设。

  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南川区“立足特色化、面向同城化、建设先行区”的目标定位,到“十四五”末,福寿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形成一定规模,建成全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鱼米之乡”;生态环境治理达到新水平,社会治理效能取得新成就,建设山清水秀美丽小镇;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改善,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打造渝南幸福康养之地;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执政效能有较大幅度提升。

  图①:开展技能培训,促进村民就业

  图②:饮水工程升级改造

  图③:福寿优质稻基地

  图④:发展特色产业,做优做精福寿西瓜

  图⑤:易地扶贫搬迁让群众居有所安

  (本版稿件由记者梁向红采写,图片由福寿镇提供)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