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江镇 防治冬春季空气污染 守护“蓝天白云”
发布时间:2022-03-11 09:09:41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环卫工人在清洗街道。 记者 黎明 摄■ 记者 黎明  今年以来,水江镇结合实际情况,
  

  

  环卫工人在清洗街道。 记者 黎明 摄
  ■ 记者 黎明

  今年以来,水江镇结合实际情况,开展“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强力推进守护“蓝天白云”冬春季空气污染防治。

  努力守卫蓝天白云

  “今年以来,我能明显感觉到洒水车和清扫车的作业面积扩大了,这少不了环卫人员的功劳!”近日,水江镇大龙社区居民赵长云感叹道。

  该镇规建环保办负责人刘心毅介绍,今年以来,水江镇结合实际增加洒水和清扫面积,增大清扫冲洗面积18000平方米,每天增加作业时间1小时。

  为了控制交通道路扬尘污染,水江镇严查脏车入城。在城乡接合部路口,引导布局洗车场,确保进入场镇车辆清洁。对进入城镇区域的城乡接合部道路,进行硬化或油化整治,确保车辆通行畅通,并控制扬尘。

  在元旦、春节期间,加大控制生活扬尘污染的力度,广泛宣传集镇内禁止烟熏腊肉,并加大了巡查力度,对集镇集中设置的烧烤点和产生油烟的餐饮点全部暂停营业。

  节日期间,水江镇严格执行《重庆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依法查处违法燃放行为,进一步扩大烟花爆竹禁放范围,将烟花爆竹禁放范围扩大到集镇及周边村(社区)。

  督促如机关食堂、水江中学食堂等大型集中食堂开展油烟净化设施清洗维护,实现达标排放。

  实行“路长制”,加大集镇管理考核力度,对集镇单位、门店及居民住房实行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门前三包”。

  强化空气深度治理

  近日,重庆科瑞东和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内,洒水车往返作业,厂区里一片洁净。而在水江镇另一建筑工地,记者看到,一辆卡车出工地时,第一道喷淋设施启动,对车身进行冲洗,到了大门口,还要经过一道更加仔细的人工冲洗程序。

  刘心毅介绍,2022年,水江镇根据工业企业特征、地理气象特点、季节变化污染物排放状况,重点开展冬春季空气污染防治攻坚。

  首先是控制工业粉尘污染,在重污染状态下,对水江工业企业实施限产、错峰生产。

  水江镇全面提升扬尘污染治理水平,加强对施工工地的检查力度,督促不合格工地尽快整改,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加大对非煤矿山、石材来料加工企业的查处力度,加大对建筑施工扬尘的控制,春节期间,土石方工地非雨天停止施工作业。

  对拆迁工地和建筑工地实施《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管理标准》,加大施工工地监管力度,督促工地落实控尘“十项强制性规定”。去年以来,共调查处理环保案件36件,违法建筑巡查261人次。

  严抓“三散”治理

  “现在大家走在工地墙外面再也不会担心踩两脚泥、沾一鼻子灰了。”近日,路过南陵大道附近一个施工工地的居民韦延洪说。透过围挡墙的豁口,行人能看见工地上的喷淋设施正在洒水抑尘。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抑制散尘,散尘是‘三散’中的一种。”刘心毅说,“三散”指的是“散乱污”企业、散煤、散尘这三大污染源,“三散”污染是目前影响水江镇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抓好了就能为完成全年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为此,水江镇在“防”字上下功夫,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通过汇总问题线索,形成问题清单,移交各相关单位并明确整改时限。将问题突出的村(社区)、部门、单位和影响恶劣、逾期未整改、整改不力的问题按程序启动镇级环保督查。

  相关单位的问题整改情况将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通过督查督办的方式对工作不力的单位组织实施约谈、专项督查,以促进问题整改。

  “春耕生产不久后,村民就有烧草灰的习惯,我们正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展禁止露天焚烧宣传教育。”刘心毅说,下一步,该镇还将根据季节变化污染物排放状况,打出“组合拳”,守护水江的“蓝天白云”。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