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2-01-09 10:50:43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关键词:延时服务 提案人:肖红、陈凤兰 责任部门:区教委    隆化六小延时服务课上,学
  

  关键词:延时服务 提案人:肖红、陈凤兰 责任部门:区教委

  

 

  隆化六小延时服务课上,学生在练习数字华容道。记者 刘晓娟 摄

  南川网讯(记者 刘晓娟)去年区两会期间,区政协委员肖红、陈凤兰提出《“升级”延时服务 促进身心健康》,建议因地制宜设计课后服务项目,建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增强课后延时服务多样性。强化政策和经费上的保障,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积极探索“校内+校外”服务模式,推动服务模式延伸化。

  2020年秋期,我区启动实施全区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在每日保证1课时作业辅导基础上,各学校按照“基础+特色”的思路,充分挖掘校本资源,因地制宜设计了课后延时服务项目。如石溪镇中心校的板凳龙舞、金山镇中心校的陶笛等,城区学校的篮球、书法、围棋、陶艺、口风琴、葫芦丝、舞蹈等。这些特色课程充分利用校内阅览室、体艺场馆、多功能教室等场所,打破行政班级、原班师生的限制,让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充分“走动”起来,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1年秋期,我区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全覆盖推行“5+2”模式的课后延时服务,即学校每周开展5天工作日的课后延时服务,每天至少2个小时,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文体活动为主。目前,全区66所中小学已实现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惠及学生6万多人。

  在经费保障方面,我区采取学校支持并向学生家长合理收取服务性收费方式筹措经费,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借鉴周边区县,课后延时服务费暂按每生每课时不高于2.5元的标准收取,并根据本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动态调整。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和本人意愿,自愿决定是否参加课后延时服务。按照相关规定,建立教师激励评价机制,按照优劳优酬原则,直接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本校教师及管理人员暂按每人每课时不超过60元标准进行补助,并根据本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动态调整,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