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娜委员
目前部分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普遍表现出焦虑、厌学、考场恐惧、自卑抑郁、亲子矛盾、认知缺陷、交往适应障碍、社会环境适应困难、社会逆反等多种现象。情绪障碍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到青少年今后的学业和生活,导致他们逃避社交、增加孤独感。此阶段如果出现心理疾病而得不到有效治疗,极有可能给学生自身和社会长远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建议各中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指定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区教委对其进行集中统一培训、统一管理、交叉服务,推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扎实掌握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
各中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育预防和咨询治疗并重,每学期至少一次系统地对学生、教师乃至家长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把心理健康检测计入常规体检,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对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加倍关注,定期举办挫折教育、自我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专题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档案建立有利于实行连贯性的跟踪教育。将学生每一阶段的心理状况作为档案保存下来,方便进行后期比较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同时,科学的心理档案不仅可以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丰富资料,还可作为评价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教育效果的可靠指标。
记者 李崎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