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者 盛余多
通讯员 刘 净
区公安局头渡派出所位于头渡镇,管辖头渡、金山、德隆三个乡镇,与贵州省桐梓县狮溪镇接壤,肩负着守护南川“南大门”和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佛山南门的重要职责。该所共有6名民警、5名辅警,多年来始终坚守在南部山区,用忠诚担当守护着辖区340平方公里、3.3万人的平安稳定,派出所各项工作综合考核在全区派出所中位居前列,曾荣获集体三等功1次、集体嘉奖4次。
深化警务协作
守好渝黔交界地
头渡派出所管辖的德隆镇、金山镇紧邻贵州的狮溪镇,建立友好警务协作、共同守护边界百姓平安,一直是两地派出所绵延赓续的光荣传统。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头渡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意图由狮溪镇与南川交界区域的小路入渝,民警立即与狮溪派出所沟通,双方迅速组织民警和村社干部一起前往边界处,开展各自辖区人员的核查劝阻、宣传防范等工作,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自觉配合开展疫情防控,确保渝黔省界区域防疫不留死角。
头渡派出所所长郑智峰介绍,近年来,头渡派出所与狮溪派出所定期通过联席会、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交流协作,形成了治安形势联合通报、安全防范联合宣传、情报信息联合预警、案件线索联合协查、矛盾纠纷联合化解 “五联”工作机制,共同维护好渝黔边界的社会治安秩序。同时,针对辖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逐户上门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发放警民联系卡,增进警民沟通联系。针对农村群众大多采用摩托车出行的特点,加强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平安。
据统计,头渡派出所三年来共破获刑事案件29件,打击违法犯罪嫌疑人29名,所辖10个村中有5个村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检查240余次,检查车辆2500余台次,排查整治道路安全隐患60余次,检查企事业单位280家次,辖区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践行“枫桥经验”
化解矛盾促和谐
头渡镇是南川方竹笋的重要产地,辖区内的柏枝山有着丰富的方竹笋林资源,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由于柏枝村1组、5组、7组的笋林界线划定至今已达数十年,大部分界线早已被腐烂的树枝树叶遮盖,许多当事人早已记不清界线的具体位置,每到采笋季,笋农之间便容易发生矛盾,民警多次调解仍未化解。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困扰群众多年的难题,头渡派出所联系林业部门、头渡镇政府、相关村委会、村民代表开会商讨解决方案,并于次日与村民代表一起进入笋林现场办公、踏勘划界。
起初,各方代表为了争取利益互不相让,界线迟迟无法确定。民警逐一向各方代表摆事实、讲道理、讲法律、讲情理,通过真心感召让大家互相让步,划定了几方均认可的林权边界,困扰几十户村民多年的笋林纠纷得以圆满解决,为此村民们专门制作了锦旗送给派出所表达谢意。
在辖区国家级重点工程——金佛山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头渡派出所把全力保障工程顺利推进作为首要任务,深入践行“枫桥经验”,联合辖区党政、司法等组成矛盾纠纷联调工作组,逐家逐户上门开展法律宣传、政策宣讲、调解帮扶等。
牢记初心使命
真情服务暖民心
头渡镇地处金佛山南麓,自然资源优厚,生态环境优美,当地旅游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探险者前来游玩,保障旅游安全成了头渡派出所的重要责任。
2020年7月11日凌晨,头渡镇突降暴雨,31名露营游客被困。接到报警后,郑智峰带领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参与救援工作。因前往露营点的道路只有一条泥泞小路,每次只能容纳一人单独行走,雨大路滑,需等到天亮才能开展救援。民警立即准备衣物、食物、毛巾等物品,连夜送到游客手中,安抚他们紧张的情绪。天亮后,民警与消防队员、党政干部一道来回搀扶被困游客,经过9个多小时的连续作战,成功营救全部被困游客。
警务跟着警情走,民警围着群众转。一直以来,头渡派出所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着力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守护辖区“大平安”。
玉台村低保户何某的妻子吉某因没有户口不能享受扶贫政策,民警得知后调查发现,吉某的户籍地四川省雷波县已将其户口注销,需雷波县公安机关恢复其户口后才能迁到头渡。然而,吉某患有智力障碍,行动不便,无法回四川办理。
于是,民警反复与雷波县公安局沟通联系,最终在两地公安机关相互协作下,通过网上办理恢复了吉某的户口,并从雷波县迁入头渡镇玉台村。何某专程给派出所送来了一面“脱贫攻坚、为民解忧”的锦旗表达对民警的感谢。目前,这面锦旗已被三峡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