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拆迁款却住牛舍法官两小时劝说搬离
发布时间:2021-08-17 09:25:44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南川网讯 近日,区法院法官冯超到对接联系的白沙镇参与化解了一起涉及赡养老人和住房安全的矛
  

  南川网讯 近日,区法院法官冯超到对接联系的白沙镇参与化解了一起涉及赡养老人和住房安全的矛盾纠纷,经耐心劝解,当事人决定带着年迈母亲搬离牛舍,到安全、宜居的房屋居住。

  杭某是白沙镇某村村民,其原来居住的房屋早年不慎发生火灾,仅一旁的牛舍没有被烧。当地政府、村社根据国家政策为其修建了安置房,新房建成后被纳入征地拆迁范围,杭某因此获得房屋补偿款五十余万元。然而,在领取补偿款后,杭某并没有购置新的住所,而是带着年近九旬的母亲回到老屋旁的牛舍中居住生活,牛舍条件简陋,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村社工作人员屡次上门劝说,杭某都拒绝搬出。

  乡镇工作人员联系冯超说明相关情况后,冯超立即赶往杭某的居住地,协同当地政府、村社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对杭某及其母亲居住的房屋进行现场查看,并在查看结束后耐心地与杭某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杭某的想法和需求,告知其牛舍存在较大安全问题,随时有坍塌的风险和可能,威胁其本人和母亲的生命安全。同时向其解读南川区政法部门于去年联合发布的《关于敦促赡养义务人将被赡养人接入安全住房生活的通告》,其中明确要求将老人接入安全住房,杭某现在有能力但是拒绝将老人接入安全住房的行为不妥,严重者甚至有虐待家庭成员的嫌疑。希望杭某能够主动搬离危房,处理好家庭成员关系,合理使用房屋补偿款,照顾好自己和年迈的母亲。经过两个小时的耐心劝解,杭某最终同意搬离,并于4日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带着母亲离开牛舍,寻找安全、宜居的住所。

  冯超到白沙镇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是区法院“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的缩影。今年3月,区法院建立“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在全区34个乡镇(街道)分别选派一名员额法官进行定点联系,常态化提供司法服务、参与矛盾纠纷化解、进行法律培训指导、服务乡村振兴,推动法院解纷力量向基层下沉,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化在诉外。目前,该项工作稳步推进,法官到乡镇街道对接开展工作已成常态。(卢爽)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