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2020年工作亮点回眸(二)
■ 记者 黎明
如何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南川作为?南川如何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围绕这些重大课题,区政协坚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主动作为,深入调研,建言咨政,献智出力。
聚焦“双城记”“同城化”建言咨政
2020年,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区政协充分发挥“智囊团”“助推器”的作用。
区政协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政协协商的重点内容。主席班子成员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围绕交通、旅游、商贸、中医药产业等专题,深入开展集中调研,广泛协商研讨,提交7篇报告,其中1篇被《重庆行政学院》刊用。
围绕川渝两地文旅合作发展,联合四川省乐山市、资阳市、眉山市等7个市区政协举办“携手助推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专题协商,与都江堰市政协主动对接、远程协商、互动交流,促成签署景区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南川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的产业协作、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前往成都、雅安等地调研协商、达成共识、促进合作。
发挥委员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委员提档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共建中医药医馆、同建大健康产业等示范项目,为我区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添砖加瓦。
《关于南川率先同城化实施路径的建议》《助力景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主城都市区后花园》《聚焦“旅居养”三大业态推动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科技创新,助推我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思考》等一大批高质量的主题调研报告相继出炉。
把“同城化发展”作为区政协建言的重大课题,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快速干道、物流通道、高铁新城产业布局等开展视察调研。通过实地察看、探讨论证、多方沟通、广泛协商,提出建议意见,得到积极采纳。
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组建小分队,围绕特色工业、现代农业、康养产业以及基地建设等课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区外工业园区、产业项目、知名企业开展学习考察,为我区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聚焦文旅融合和景城乡一体化,组织界别委员、行业代表与项目单位、职能部门召开调研分析会,就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共同想办法、出主意,为建设山清水秀旅游名城贡献智慧。
聚焦“十四五”规划编制,围绕“同城化”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建议意见36条。
落实“四个重点”助推高质量发展
区政协把助推工业提质、旅游升级、乡村振兴、城市提升“四个重点”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抓手,全面发力,助推发展。
去年,区政协先后就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等项目,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车间走访调研、现场视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技改扩能中的实际问题,为培育新兴产业,加紧传统产业升级,多管齐下打造工业发展“强引擎”,作出政协的努力。
实施景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我区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的最大特色和根本抓手。区政协先后就金佛山旅游体制改革、旅游重点项目推进、康养地产开发等课题,于区委、区政府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开展建言献策。目前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逐步构建景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区政协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切入点,涵盖大观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三社”融合发展等内容,走访15个乡镇、27个产业现场点、11个农业企业,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一核五圈”布局、升级基础设施、强化宣传营销、加大政策扶持等20条对策建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断提档升级,成为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和乡村振兴的先行样板。
去年,我区实施了尹子祠文化公园项目、东街项目、硫磺大院二期安居工程项目、龚家塘片区旧城改造项目等项目建设,区政协采取主席视察、专题协商、“马路办公”等多种形式,推动城市商圈建设、棚户区改造、花山公园改造、尹子祠文化公园建设、滨河绿化、城周绿化、创文固卫等工作。
践行“一盘棋”融入经济社会大局
2020年,区政协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机关党组、党支部的职能职责作用,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深化自身建设,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全体委员和机关干部政治意识更加增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初心使命更加强化、纪律意识更加牢固。
根据区委重大项目推进安排,区政协积极“当先锋、打头阵”,以守正创新为导向,不断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一年来,区政协以助推发展为要务,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大局。认真践行区四大班子“一盘棋”工作机制,主席班子成员和专委会负责人关注重点领域,助推城市建设、民营经济、招商引资、“3+1”特色农业产业等重点工作,持续跟进28个重点项目。
取得市政协大力支持,市政协多位领导莅临南川,就事关我区高质量发展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大健康产业发展、高等院校引进、城市快速通道及市域铁路建设等事项开展走访调研、视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