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发布时间:2021-03-11 09:51:10 来源:南川网
新闻摘要:   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记重庆市劳动模范刘高友    刘高友走访村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记重庆市劳动模范刘高友

  

 

  刘高友走访村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重庆市劳动模范刘高友 记者 甘昊旻 摄

  记者 邓的

  刘高友是重庆市第五届党代会代表,区第十五届、十七届人大代表,南城街道半溪河村村委会副主任,曾获“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在诸多的荣誉面前,他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16年基层工作不计得失

  半溪河村是由原来的鹰岩、白露两村合并而来,两村合并之前,刘高友是白露村的党支部书记。以前交通不方便,为了方便群众办事,他妻子李贤兰在半溪口开的饲料店就是白露的临时“办事处”,下山来的村民歇脚、办事,甚至吃饭都在这里解决,刘高友用自家的摩托车送村民回家更是常事。那时候,他每天为了村里发展忙前忙后,村民们极其信赖刘高友。

  2007年两村合并后,他当选为半溪河村村委会主任。村域更广、人员更多、责任更重,刘高友开始了更加忙碌的工作。

  白露海拔从600米到1300米,被老百姓们称为三沟四岔六面坡,几乎没有一处平坝。这里也集中了半溪河村80%的贫困户,把路修好是刘高友最大的心愿。

  由于扶贫道路建设项目没有占地赔款,个别群众不理解,建设中出现了阻工情况,这让刘高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没有抱怨和懈怠,骑着摩托车逐家逐户地争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前前后后5个月,刘高友逐次到200多户村民家里做工作,磨破嘴皮子才解决了占地问题。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村干部都坚持把责任放在第一位,困难多的事主动干,受了委屈不埋怨,不理解的事情带头干。

  当时,当地群众也在村干部的感染下,心平了、气顺了、没意见了。村党支部通过召开村支两委会和党员、社长、群众代表会,广泛动员组织30余名支部党员带头,400余名群众代表投工投劳,掀起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热潮。

  心系产业发展无私奉献

  路修好了自然要发展产业。2015年,该村开始发展猪腰枣,刘高友却遭遇意外。

  2015年11月23日,刘高友从武隆土坎镇苗圃基地选好100株枣苗回到村里,已是晚上9点半。想到24日一大早枣子基地要动工,刘高友不顾劳累奔波,连夜将枣苗运往基地。

  运送途中,由于驾驶员不熟悉道路,发生车祸,刘高友身负重伤。经确诊,刘高友因车祸肾上裂口2个、骨折断4根,经两次手术急救才脱离生命危险。住院养伤期间,刘高友也没闲着,时时关注着村里的产业发展,伤情还没完全恢复,就慌着回到村里参与脱贫攻坚。。

  “那时候真的没有多想,就是希望快点把产业发展落实好。只有产业发展好,大家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刘高友回忆道,当时很多村民、同事、领导都来看望他,最感动的是好几个贫困户提着自家的鸡蛋,从白露走到医院去看他,看到大家对自己这么关心,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茂建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恩明告诉记者:“刘主任真的对产业发展十分用心,我们合作社大大小小的事情找到刘主任他都会帮忙解决,这让我们对发展产业充满信心。”

  任何岗位都会兢兢业业

  2016年底,刘高友不再担任南城街道半溪河村村委会主任一职,改任村委会副主任。

  刘高友说,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就是现在的村委会主任杨文斌。共事多年,对杨文斌而言,刘高友亦师亦友,是他学习和敬佩的人。

  虽然岗位有所调整,但刘高友依然为村里的大小事情操着心,始终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赢得村民的称赞。

  去年8月,4组村民杨文华家的饮水管因为道路修建损坏,饮水成了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刘高友组织人手进行维修。

  村里修条路,他要去守着;哪家要整治危房,他要去守着;哪里要换管子,他也要去守着……“这么多年,已经养成习惯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亲力亲为才能心中有数,群众的事、村里的事都是大事。”刘高友说,他没有别的心愿,只希望半溪河村越来越好。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