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护墙”
——访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副支队长张忠
■ 记者 聂灵灵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制定了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贯彻落实好相关精神和要求,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逐项进行任务分解,落实责任,细化道路交通领域具体措施,形成安全工作“人人知晓、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氛围。
近日,记者就如何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护墙”,采访了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副支队长张忠。
记者:近年来,我区道路交通安全呈现什么特点,短板是什么?
张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受交通运输需求和我区产业政策的影响,机动车保有量和机动车驾驶员逐年递增,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快速增长给原本捉襟见肘的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也乘虚而入。人口的增加,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驾驶员人数的增多,乡村道路里程的延伸,导致我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日益严峻。因此,我们结合国务院安委会和区委区政府、市交巡警总队等要求,开拓创新,坚决贯彻落实好“十五条硬措施”,做好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记者:结合“十五条硬措施”和我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交巡警在道路交通领域将如何开展工作?
张忠:目前,我们研究制定了《道路交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检查方案》,共涉及6个大项、17个小项,按照“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使任务更清晰,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
首先,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公安交管部门道路交通安全责任、落实公安交管内设机构的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责任。
其次,严格依法依规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依法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深入开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牢牢守住道路交通管理行政审批事项安全红线,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查处车辆违规违法运输经营行为,规范道路交通事故信息报送工作,切实加强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集中出行安全管理,坚决整治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检查宽松软问题,统筹做好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最后,重拳出击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领域“打非治违”,同时拓宽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举报渠道兑现奖励。
记者:筑牢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张忠:我们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制定《道路交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检查方案》,6个大项分别为,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强化人车企源头风险隐患清剿、强化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路面交通秩序管控和易肇事肇祸违法整治、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提示警示和有奖举报工作、开展交通事故隐患督办整改和救援救治救助大检查。
具体来看,强化重点车辆和驾驶人隐患“清零”行动、机动车登记查验和驾驶人考试集中整治、重点运输企业安全风险整改、集中用工单位出行安全监管。联合交通部门,开展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事故多发点段和易受恶劣天气影响路段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全面梳理辖区事故多发点段,并制定了清单,通报交通部门推动纳入治理计划,推动落实治理,在6月20日前组织完成城市周边道路及城市道路与国省县道的交叉路口交通设施排查,全面摸清掌握城市周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护栏和交通监控等交通设施不规范、不完善等情况,深入推动农村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10条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减速带和市“道安办”明确的12处穿场过镇道路“三必上”、15处国省县道“五必上”设施建设。
制定针对性执法整治计划,对“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开展专项整治,对肇事肇祸突出的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农村“两违”等重点违法行为,分级分类开展严管整治;在区域联合整治方面,与贵州道真交警大队、高速公路交巡警南川大队建立了信息共享、联勤联控等协作机制,加强省际联勤联动,运用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加强对重点车辆的异地协同管控。开展缉查布控精准缉查整治,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6座以上小型客车、“营转非”大客车、重型货车的轨迹分析研判,精准布控查缉疲劳驾驶、轨迹异常等重点违法行为,对公安部布控重点车辆的拦截查处率不得低于90%;与交通执法部门建立非法营运协同会商研判治理机制,对涉嫌非法营运的车辆信息,及时通报交通部门,加强协同治理。
我们将多措并举全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不断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