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槽溪
发布时间:2025-11-10 08:43:22 来源:
新闻摘要:

  同槽溪位于大有镇大一社区,发源于金佛山南麓头渡镇穿鼻岩,流经贵州汇入芙蓉江。关于其名由来,据当地居民称,溪流蜿蜒于崇山之间,两岸峰峦耸立,形态奇异。其中两座山形似猪状,山嘴伸入河中,河道形如猪食之槽,远望如两猪同槽共食,故得名“同槽溪”。

  历史上,同槽溪曾是合溪、古花等地通往大有、南川的必经之路,也是贵州正安等地前往重庆的重要通道。在上世纪60年代前,凡从庆元、古花、合溪及贵州正安方向往来大有、马嘴,乃至南川、重庆的行旅,皆须经过同槽溪。

  溪上曾有一座古木廊桥,桥长约25米,桥面宽4.5米,高约7米。桥体以圆木为梁,木板铺面,设一大两小三个通道,两侧桥栏为穿方木板空格造型。桥上建廊亭,青瓦覆顶,两端为重檐翘角,高低错落,飞檐灵动。桥头堡坎以巨石砌筑,墙面宽阔,石料凿工均匀,砌缝紧密。

  据相关记载,同槽溪廊桥建于清咸丰年间。上世纪60年代,一场山洪冲毁了这座历经百年的古桥。恰在此时,大有至古花、合溪的公路建成通车,同槽溪廊桥由此结束了其百余年使命。后为便利生产生活,村民在古桥上游约150米处河道上搭建跳墩。如今,古桥虽仅存两座桥头堡基,跳墩仍保留如旧,继续服务于往来行人。(来源:区民政局)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