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笋农在烹制方竹笋。
竹笋是天然保健食品,其中方竹笋被誉为“笋中之王”,具有世界独有、中国特有的品质。南川金佛山方竹作为世界两大奇竹(方竹、实心竹)之一,主要生长在海拔1400米至2000米的金佛山区。其笋形呈四方,棱角分明,不发于春而茂于秋,肉质丰厚,纤维细脆,口感化渣。方竹笋富含十多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八种必需氨基酸,水解氨基酸总量达3.88%,较其他方竹笋平均值2.31%高出约30%,因而享有“肠道清洁工”“铁笤帚”“肠道卫士”等美誉。食用方竹笋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预防消化道与心脑血管疾病、增进食欲,是一种独具特色、享誉世界的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方竹笋以鲜、香、嫩、脆的特质闻名,是珍贵的地方特产。因其资源稀缺,仅生长于金佛山及周边地区,故其加工、贮藏与食用均需遵循特殊工艺。制作过程既要保留天然营养成分,也要便于储存运输,一般包括采摘、剥壳、蒸煮、保鲜(鲜笋)、晾干或烘干(干笋)、包装等工序。
方竹笋产品种类丰富,涵盖清水笋、鲜笋、笋干、盐泡笋及即食品等。清水笋经简单剥壳、蒸煮后包装,最大程度保留竹笋原味,最具原生态特色;干笋通过烘干等工序制成,食用前需用水泡发,便于保存与运输;盐泡笋则经盐水泡菜缸浸泡3至5天,成品清香脆嫩,风味独特。此外,各类即食小食品口味多样,深受市场欢迎。
金佛山方竹笋出笋面积近1500公顷,每年秋季产笋,全区可加工利用的竹笋达两万余吨。目前,金佛山方竹笋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并出口至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深受消费者青睐,供不应求。
南川方竹笋已纳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以金佛山为主体,涵盖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三泉镇、大有镇、金山镇、合溪镇、头渡镇、古花乡、庆元乡、德隆乡等11个乡镇街道的现辖行政区域。
资料来源:区文化旅游委、区文化馆(区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