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最新发现!实拍国内罕见石膏溶洞!
发布时间:2025-10-15 08:45:39 来源:
新闻摘要:

wechat_2025-10-15_090528_294.jpg

近日

南川区合溪镇仿佛打开了一座

被时光封存的“地下艺术宫”——

一个国内罕见的石膏溶洞

被发现

 

 

洞内石膏晶体规模庞大

形态多样

瞬间征服了到访的地质专家

 

微信图片_20251014114055_副本.jpg

石膏溶洞。

地质专家在观察溶洞内的石膏晶体。记者 甘昊旻_副本.jpg

溶洞内的石膏晶体。

 

GHM_1079_副本.jpg
 

溶洞内的洞穴景观。

 

走进洞内

千姿百态的洞穴景观

令人目不暇接

 

△左右滑动查看洞穴景观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

形态各异的石膏晶体群

 

△左右滑动查看石膏晶体

 

经初步估算

洞内原生石膏洞道近3公里

晶体结构完整、造型精美

重庆市地矿局川东南地质大队

地调院院长任廷聪介绍

 

“这里的石膏晶体种类很多,包含了一些针状、树状、卷状等,在全国来说都是很罕见的。”

 

溶洞内石膏晶体。记者 甘昊旻 摄 (3)_副本.jpg

溶洞内的石膏晶体。

 

任廷聪介绍

受特殊地质构造影响

该洞穴的石膏形成机制

与常规沉积型石膏存在显著差异

 

“这里的石膏属于次生淋滤型其本质是硫酸钙,在后期地壳抬升的地质作用下,地表水逐渐渗漏,使得这些硫酸钙重新从岩层层面渗漏出来,并再次结晶成形。”

 

GHM_0846_副本.jpg

 

简单来说

沉积型石膏

就像古代海水蒸发晒盐一样

是直接结晶

形成较为简单

形态也比较单一

 

次生淋滤型石膏

则是地下水亿万年

持续渗滤的产物

就像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形成条件更加苛刻

但却能造就“石膏花”等

千姿百态的晶体形态

 

溶洞内石膏晶体。记者 唐湛 摄_副本.jpg

溶洞内石膏晶体。记者 唐湛 摄

 

目前

溶洞内不同形态的石膏

形成的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这一发现

不仅丰富了我国石膏矿物的

研究样本

更为地质演化研究提供了

新的线索

 

地质专家在洞内考察。唐湛_副本.jpg

地质专家在洞内考察。记者 唐湛 摄

 

 

 

记者:唐湛/文 甘昊旻/图

编辑:汪叙含

责任编辑:胡建

值班总编:邓伟

总编辑:张仁俊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