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载缝补岁月 用爱撑起孩子们成长天空
发布时间:2025-10-11 08:54:46 来源:
新闻摘要:

  

  □ 记者 李崎君 通讯员 郑未

  面对父母久病、大哥残疾、嫂嫂智力障碍的家庭困境,中桥乡燕鸣村村民任廷敏自2000年结婚后,便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一个由不同血缘编织的特殊家庭。她不仅悉心照料丈夫前妻留下的5岁女儿,还将无人照料的侄女、侄儿接回家中,视如己出。二十五年间,她每日忙碌于废品堆与灶台之间,指甲缝里嵌满黑垢,却始终让孩子们衣着整洁,书包里装着热乎乎的鸡蛋。她用近万个日夜的坚守,生动诠释了“家”的温暖与母爱的坚韧。

  “我来养”

  一句承诺,一生守护

  “别怕,进了这个门,就是我的娃。”2000年春天,27岁的任廷敏对丈夫和前妻留下的5岁女儿许下承诺,也为这个家的故事写下温暖的序章。

  次年,任廷敏回娘家,看到3岁的侄女穿着沾满泥土的衣裳,怯生生地躲在门后,小手冻得通红。她心疼不已,一夜未眠。天刚亮,她便收拾好侄女的行李对哥嫂说:“孩子三岁得上幼儿园了,跟我去镇上,我当亲生的养。”2009年,侄儿刚出生,任廷敏再次伸出双手,还是那句话:“我来养。”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一次次毫不犹豫的接纳,让三个孩子有了共同的“妈妈”。

  支撑全家生计的是丈夫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站。任廷敏的日子被切割成细碎的片段:天不亮就起床做早饭,送完孩子上学便扎进仓库分拣废品,浑身沾满灰尘、指甲缝里嵌满黑垢是常态。旁人笑她一年到头不穿新衣裳,她却笑着说:“干活的人,干净衣裳穿不住。”可转过身,孩子们的衣服永远洁净如新,书包里永远装着热乎的鸡蛋。任廷敏常说:“能把孩子好好拉扯大,全靠丈夫,他就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夫妻二人,在艰难岁月里相互扶持,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

  “我来顶”

  风雨压肩,爱作铠甲

  2014年,41岁的任廷敏怀孕了,家里添了新盼头。然而在她怀孕6个月时,命运的暴雨骤然而至:哥哥在干农活时不慎摔倒,确诊脑溢血需要长期住院。丈夫只得关闭回收站,前往医院陪护。家里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巨额医疗费更是让人喘不过气。

  那个傍晚,任廷敏挺着大肚子在灶台前炒菜,油烟呛得她直咳嗽。侄女、侄儿围坐在小板凳上,突然,侄女小声说:“姑姑,我不上学了,我去照顾爸爸。”任廷敏的锅铲“哐当”落地,一把搂住孩子:“瞎说!你们只管读书,天塌下来有我扛着!”

  万难之际,远嫁外地的妹妹闻讯赶回。看着姐姐憔悴的模样,妹妹紧紧握住她浮肿的手哽咽道:“妈瘫痪那十年,爸老年痴呆,都是你一个人扛过来的……这次,换我撑着你。”姐妹相拥,泪水中既有悲痛,更有相依为命的力量。哥哥最终还是走了,她在葬礼上轻声道:“哥,孩子们有我,你放心。”

  “我想要”

  心系儿女,爱有归处

  小女儿的降生,让这个家拥有了“四个娃”。任廷敏常说:“有啥亲生不亲生的,都是我的儿女。”她将对每个孩子的爱,都化作细致入微的关怀:大女儿考上大学,她省吃俭用悄悄买下女儿梦寐以求的笔记本电脑;侄女备战中考,她熬夜缝制护膝;侄儿体质弱,她每天雷打不动为他煮一个鸡蛋;小女儿咿呀学语,她就抱着识字卡一遍遍地教。

  时光不负坚守。二十四年的含辛茹苦,浇灌出四朵向阳的花:大女儿出嫁前夜抱着她哭湿衣襟:“妈,没有你,我早就成了没人管的娃。”侄女成为护士,第一个月工资全塞给她:“姑姑,以后我可以养你了。”侄儿在高中奋发读书,每次考试完都先向她报喜。小女儿总喜欢腻在她怀里:“妈妈是全世界最香的人!”

  当被问及对未来的期待时,这位母亲难得地露出羞涩:“我想要买套五个房间的大房子,每个娃一间,不管他们走多远,回来都有自己的窝。”

  暮色四合时,任廷敏在灶台边忙碌。大女儿打来视频问妈妈拿手菜的秘诀,侄女发来值班室的晚饭照片,侄儿和小女儿在书桌前比赛谁先完成作业。爱意,随着厨房里蒸腾的烟火气,悄然溢满整个家。

  窗外万家灯火,任廷敏用二十五年时光守护的那盏格外温暖——母爱从不是血缘的附属,它是岁月酿造的深情,比光阴更悠久,比灯火更暖心。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