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等,是源于山西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它以面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汤圆粉、白糖、盐、蜂蜜、防腐剂、颜料等,经过调面、造型、蒸煮、上色等工序,成为栩栩如生的各种艺术形象,是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各地面塑虽大同小异,但各有风格,各具特色,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深厚,而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面塑艺术家们以柔软的面团,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就创造出一个个鲜灵活物、生机盎然、美妙神奇的艺术形象,水生土长、目中所见、心中所想、自然万物,无一不在塑造之列。面塑艺术具有颜色丰富、体积小便于携带、材料便宜、制作成本低廉等特点,并且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的雕塑”。
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塑。用于收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不用防腐剂,用澄粉、生粉等制成。
南川张氏面塑指张雄伟的面塑技艺。张雄伟少年时酷爱美术,青年时期拜“百名民间艺术家”“四川民间工艺(面塑)百家”王龙为师,至今已专业从事面塑艺术创作十余年,并曾在西安大雁塔等著名旅游胜地专门从事面塑创作。
张氏面塑具有做工精细、色彩丰富、作品精致等特点,尤其擅长古代典故人物,如金陵十二金钗、水浒108将、唐僧师徒等,成品惟妙惟肖,神态逼真,多次参加中国西部地区旅游博览会等展会,深受各界喜爱。
资料来源:区文化旅游委、区文化馆(区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