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粮食画
发布时间:2025-09-18 08:58:01 来源:
新闻摘要:

  

  粮食画是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为本体,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利用其他辅料粘贴而成的山水、人物、花鸟等样式的形象画,再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所形成的图画,又被称为“粮艺”“谷艺”“豆塑画”“百米图”“米画”等。据有关资料记载,五谷粮食画艺术起于唐,盛于清,清乾隆时期曾经一度成为重庆府敬献皇帝之贡品。

  金佛山粮食画是南川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一般包括选料、选粒、药水浸泡、蒸熏、风干、晾晒、阴窖,然后进行构图,再进行磨版、模字、仿形、粘接、增亮、定色,最后进行封面、装框等工艺程序。经过科学处理的材料,能防虫、防腐、防霉变,不变色、不褪色、不冷缩、不热胀,立体感强,一派天然,保持生态自然本色。

  粮食画的创作相比中国画、西画,更显出它的艺术难度。创作粮食画最难的艺术点是画面上的用色、转色、调光,要通过粮食的色彩调配画面上的亮部、暗部、凸部、凹部,以反映画面的生动性和立体感。

  金佛山粮食画采用纯天然的粮食为原料,包括豆类、芝麻、小米、油菜籽、糙米、高粱、玉米粉、油酥等,保留粮食本色,纯手工创作,不褪色,不脱落,不膨胀,低碳,无毒无味,绿色环保,彰显五谷文化,展示自然之美。

  金佛山粮食画以德隆镇的梁大发的技艺最为精湛。由于从小受爷爷的熏陶与教导,梁大发不仅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技巧,更对少年时代与爷爷一起在山乡院坝摆粮食画独具心得。经过多年艰辛求索,如今梁大发已创作上千幅粮食画,从人物、动物,到山水、花草、飞禽、卡通等,内容丰富,生动形象。

  由于这一工艺的独特之处,以及梁大发作品的匠心独具,其作品先后多次应邀参加杭州文化艺术展、重庆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重庆首届文博展等展会展览,得到各方好评。多家电视台和网络等媒体对其作品进行过报道。

  金佛山粮食画作为一种民间文化艺术,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对五谷的尊崇,更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中,对艺术和美的不懈追求与创新发展。尤其是在原生态和环保粮食深受欢迎的今天,金佛山粮食画更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

  资料来源:区文化旅游委、区文化馆(区非遗中心)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