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外摆:消费新常态下的“破壁”之道
发布时间:2025-09-02 08:36:37 来源:
新闻摘要:

  

  □ 兰平

  7月下旬以来,尹子南路滨湖公馆前的空地上,多了一缕亲切的“烟火气”——金佛山药膳养生坊带着松花酱肉包、卤牛肉、鸽子汤等招牌菜走上街头,以亲民价格吸引了不少下班路过、想简单解决晚餐的顾客。品类丰富、品质依旧,这样的外摆,成为许多消费者日常餐饮的智慧选择。

  事实上,酒店外摆并非新鲜事物。早在两三年前,就已出现类似尝试。而今年夏天,从济南凯悦董事长亲自掌勺,到武汉泛海喜来登把早餐车推至地铁口,再到郑州某五星级酒店凭借外摆实现单日营业额突破3万元……越来越多中高端酒店主动走出“舒适区”,掀起一股“外摆风”。这看似是“自降身段”,实则是酒店业以“小快灵”方式主动谋变、贴近市场的“破壁”实践。它不仅为城市添上一笔生动的生活气息,更探索出行业转型的新可能。

  表面上看,“消费降级”似乎成为2025年的高频词,但究其本质,并非消费水平的简单下降,而是大众正在重构消费观念——人们并未减少总消费,而是在削减非必要开支;并非拒绝消费,而是更加追求“值得”的消费。酒店外摆,恰恰回应了这种理性而务实的新需求。

  首先,它打破了传统酒店的空间限制,将服务延伸至更开放的公共区域,变“人找服务”为“服务找人”。这不仅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也弱化了高端消费的“距离感”,增强了可触达性。

  其次,外摆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药膳、卤味等产品借此走入家庭、办公室等日常环境,推动酒店服务实现“日常化”转型。这一转变不仅拓宽了客群,也提高了消费频次,为酒店带来可持续的增长点。

  再者,这种模式有助于控制运营成本。外摆减少了室内空间与能源的消耗,使酒店能以更轻便的方式提供核心产品,在维持品质的同时实现价格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外摆服务也伴随诸多挑战。如何在大众化运营中继续保持对食材和工艺的高要求?如何在开放环境中严格保障食品安全?如何让街头飘香的同时,不让品质打折扣?这些问题都需要经营者认真应对、系统谋划。

  当消费者对“高端”的认知从“昂贵”转向“值得”,酒店外摆的意义,远不止于多售几份餐食,它更象征着一种打开边界、拥抱变化的姿态。未来,能够持续穿越周期、实现突围的,注定是那些在变化中捕捉机遇、勇于破局、持续创新的企业。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