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创新服务模式全市推广
发布时间:2025-08-25 09:05:17 来源:
新闻摘要:

  

  □ 通讯员 刘敏 李瑜婷

  企业经营中,如何精准识别法律风险?又该如何高效获取所需法律服务?加贝食品(重庆)有限公司的案例是一个生动的回答。

  该公司原计划推出一款无防腐剂天然果蔬加工产品,却在研发初期被标签标识、生产环境控制等合规难题所困,担心延误新品上市。关键时刻,我区企业法治服务驿站迅速响应,积极靠前服务,系统排查了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全流程的潜在风险,并提供了精准合规方案。此举不仅帮助新产品顺利通过市场监管抽样检测,还协助企业建立起一套覆盖研发、生产、检测全流程的合规管理体系,系统性地解决了后续产品合规验证等系列问题。

  加贝食品的成功实践,是我区创新推行“两清单一场景”企业普惠服务模式成效的有力印证。近日,市司法局、市经济信息委、市普法办联合印发《关于推广企业普法服务“两清单一场景”通用模型深化“渝尚法·赋能强企”行动的通知》,这一源自我区的创新模式正式在全市推广。

  作为全市首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素养提升示范建设区之一,在市级部门指导下,我区聚焦企业从初创、经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法治需求,由区司法局、区经信委、区工商联协同发力,联合区内部分律师事务所创新推出“两清单一场景”普惠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构建“风险全程防控、清单对接服务、场景适配需求”的法治护航新机制,打造“事前预防—事中服务—事后救济”全链条法律服务体系,切实破解企业“常见风险不清、常用法规不明、常见问题不知如何防范”等共性难题。

  那么,“两清单一场景”究竟如何为企业精准赋能?

  风险防控“导航仪”:

  提前预警防范

  “两清单一场景”模式的核心工具——《企业高频法律风险提示清单暨常见法律知识清单》,被企业称为“风险防控导航仪”。该清单深度分析近三年全国10万件涉企诉讼案件,精准提炼合同纠纷、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侵权等9大高频风险领域,系统梳理81个关键风险点,并配套提供178条实操性强的合规指引与防控策略,清晰构建“风险预警—法规索引—合规操作”预警链条,为企业主动识别和规避风险提供精准“路线图”和“工具包”。

  实战操作“说明书”:

  精准破解难题

  模式中的《企业经营法治应用场景》,则如同企业法律实战的“说明书”。它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核心阶段,进行“颗粒化”分解,将抽象法规和复杂程序融入日常管理具体环节,系统梳理公司设立、内部治理、劳动用工等6大类43个高频法治应用场景,确保企业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第一时间找到对应操作指引与解决方案。

  这一“说明书”的实效在大方向集团的服务中得到充分体现。华升律师事务所在服务该集团时,精准诊断出其合同条款存在漏洞、诉讼管理缺乏高效对账机制、劳资合规存隐患等痛点。依托《企业经营法治应用场景》提供的标准化框架与方法论,迅速为其量身定制合同审核标准化流程、线上线下对账双签机制、劳资合规手册等精准对策,推动企业法治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助力其成长为全市供应链行业的“合规标杆”。大方向集团的蜕变,是“两清单一场景”提升企业法治能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例证。

  资源对接“指南针”:

  快速匹配服务

  当企业遭遇复杂法律困境,高效获取专业服务至关重要。《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信息清单》正起到资源精准对接的“指南针”作用。它全面整合区内优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涵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争议调解、公证服务、法治体检、培训讲座等13项普惠性公益服务项目,每项服务均清晰列明服务内容、提供主体、获取途径及保障单位,确保企业遇法务需求时可“按单索骥”。

  此前,三不加公司发现市场出现涉嫌商标侵权的“3不加鸡精”产品,严重冲击品牌声誉与市场份额。企业依据清单指引,立即向“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求助。区检察院、市场监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多部门高效联动,协助核查侵权线索、固定证据并提供专业法律意见,为企业筑起全链条防护网,成功化解法律风险。

  “两清单一场景”在我区深度应用以来,已助力企业规避合同陷阱、用工不规范等重大风险76个,有关机构累计提供高效法律服务500余项,赢得企业广泛好评。该创新成果被市经济信息委作为重庆市服务企业优秀普法产品推荐至工信部,相关经验获《法治日报》《重庆日报》及司法部公众号等权威媒体专题报道。

  目前,我区正系统总结“两清单一场景”构建与应用的“南川实践”,持续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与标准规范,多维拓展推广渠道,提升服务触达效能,致力将“南川样板”升级为“重庆经验”,为持续优化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