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讯(记者 王莹)目前,我区森林防火模式正经历智慧变革,通过高位智能“天眼”巡护与高效响应机制融合,火情发现处置时间被压缩至“分钟级”,为青山筑起智能防火墙。
近日,东城街道楠竹山区域,护林员李启建穿行林间,手机实时记录巡护轨迹——这是森林防火“人防”体系的基石。依托林长统筹、监督员巡查、管理员调度、护林员一线守护的“一长三员”制度,人员网格化管理严密覆盖山林。“现在软件支持一键报警,发现火情直接上报,整个林业系统都能知晓。”李启建说。
与此同时,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的大屏上,矗立山巅的“防火天眼”正通过红外监控画面守护林海。这些智能“哨兵”搭载识别系统,15秒转换视角,360度精准捕捉热源异动,自动报警回传指挥中心,形成“135”分钟级响应机制。东城街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罗勇介绍:“系统发现疑似火情会推送短信或电话,我们1分钟内查看;非涉林火情3分钟内处置;确认为涉林火情,5分钟内出动。无法通过系统核实的,立即通知就近‘十户联防’成员或护林员现场核实。”
目前,全区在森林面积大、生产生活用火频繁区域安装了108套智能“哨兵”。智防精准预警与人防快速响应高效协同,共同筑牢森林“防火墙”。“视频监控将涉林火情处置时间从原来的几十分钟甚至一小时,缩短至5分钟,真正实现了打早、打小、打了。”罗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