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从《南京照相馆》底片照见青年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29 08:55:49 来源:
新闻摘要:

  

  □ 王莹

  据央视新闻、新华社消息,截至7月27日19时51分,中国电影单日票房半天突破3亿元,抗战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7月25日正式公映后,上映3天票房已近4亿元,位居单日票房榜首,并打破近三年暑期档战争片首映日纪录。当这些闪耀的数据遇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一股深沉的力量正在影院内外涌动——以《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山河为证》为代表的历史题材影片,正以艺术之光唤醒民族的集体记忆。

  底片,是平民的武器;铭记,是今日的担当。当《南京照相馆》的镜头定格在南京城墙上触目惊心的弹孔,当银幕上那位照相馆学徒用颤抖的双手藏起记录日军暴行的底片——这些沉默的胶片,此刻已成为刺穿历史迷雾的利刃。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这部以平民视角直面南京浩劫的影片,不仅掀起了观影热潮,更在青年心中点燃了“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的精神火种。

  更令人动容的是年轻一代对历史的虔诚追寻。社交平台上,几岁小女孩专注凝视抗战文物的短视频引发点赞狂潮;影院里,年轻观众在《南京照相馆》中看到日军摔死婴儿的暴行场景时发出的压抑惊呼;刘昊然等青年演员阵容吸引着Z世代主动走进那段烽火岁月。一位年轻观众在观影后写道:“他们围在代表祖国山河的背景墙前念出‘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时,我泪流满面”——这正是历史教育最珍贵的闭环:年轻一代在主动凝视中完成精神传承。

  然而,铭记绝非终点。《南京照相馆》的沉重底色,最终指向的是光明的未来。片中人物在绝境中以保存真相为抗争,恰是对“自强”最悲壮的诠释。它向当代青年发出无声叩问:当硝烟散尽,吾辈当以何自强?这自强,是科技攻坚实验室里的不眠灯火,是乡村振兴田垄上的青春足迹,是在国际舞台捍卫国家尊严的理性声音。历史赋予的并非仇恨,而是知耻后勇、奋发图强的永恒动力。

  值此80周年之际,银幕上的抗战叙事承载着超越娱乐的使命。《南京照相馆》选择7月25日上映,《东极岛》定档8月8日,《山河为证》将于8月15日终映,三部影片的上映日期本身就成为庄严的时间纪念碑。它们以照相馆平民、海上渔民、全民族像三个维度,构建起抗战叙事的立体图景。这些光影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面向未来的宣言——当年轻观众走出影院时,带走的不仅是剧情记忆,更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精神火种。

  当票房量与80年民族记忆在2025年的夏天交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更是一个民族在光影中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共鸣点——记忆在票房数字中复苏,精神在光影流转间传递。

  铭记,让民族的根脉深植;自强,使精神的火炬永续。愿当代青年皆能从那方寸底片中照见责任:以我辈之奋斗,证山河之永固!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