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朴
盛夏时节,南城街道的漆树堂褪去了城市的燥热,群山叠翠间凉风习习。这个藏于山间的徒步打卡点,正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追寻清凉与宁静的游客。随着避暑经济的火热,当地群众在绿水青山间捧起了“旅游饭碗”,让避暑经济的热度,在绿水青山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
“脱离了城市的喧嚣,在这里躺一躺、喝杯茶,心就静下来了。”一位福建的游客坐在民宿院坝的树荫下,望着远处的山峦感慨道。对许多人而言,漆树堂的魅力不仅在于凉爽的气候,更在于那份“野趣”与“未知”——蜿蜒的野路藏于林间,每一处拐弯都充满惊喜,恰如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对“慢下来”的向往。
“我蛮喜欢这里的,去年来了几次,今年又来了。这个地方被称为我们重庆版的小川西,给人的感觉就像重庆版的阿勒泰。”有人特意为“见山见自己”而来,登顶时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开阔;“我们明天就要去金佛山玩飞拉达,陪孩子,孩子开心我就开心”。有人带着孩子来此徒步,围坐听风,主打陪伴;“平时太累太燥,来这里流流汗,浑身都舒坦”。游客口中的“舒坦”,恰是漆树堂最动人的吸引力:用原生态的清凉与宁静,为奔忙的都市人提供一处心灵栖居地。
游客的青睐,让漆树堂的避暑经济持续升温。“暑假期间,家长带孩子来住宿、徒步的特别多。12个房间可容纳二十余人,基本要提前一周网上预订才有房。”当地民宿负责人笑着说。如今村里不仅有民宿,还兴起了露营地,不少避暑客专程来此小住。“我们这儿靠着山水,赚点零花钱,还能照看孙子,日子过得很安逸。”
这份“安逸”,源于漆树堂近年来的悄然蜕变。依托高海拔带来的凉爽气候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这里从昔日的深山村落,逐渐成为南川及周边市民的避暑“后花园”。越来越多当地居民回乡创业,开起了农家乐、民宿,将自家的腊肉、笋干等农产品摆上游客的餐桌,“旅游饭”越吃越香。游客来了,农产品有了销路;农家乐火了,村民有了家门口的岗位,“以旅促农”的链条在山间悄然形成,让清凉山水真正变成了“绿色银行”。
当城市的热浪还在蒸腾,漆树堂的风正带着草木清香掠过游客的脸颊。在这里,避暑经济的火热不仅是一场“清凉消费”的盛宴,更是一幅“游客得休闲、村民得增收”的和谐画卷。农旅融合的画笔,正为这座山间村落描摹出更生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