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洪
今天,我来和大家聊聊骑龙镇引以为傲的“红宝石”——杨梅,一起揭开它的“秘密”。大家都知道,骑龙镇的山水滋养出的杨梅酸甜可口、远近闻名。但您可能不知道,这颗小小的杨梅背后,凝聚着多少大自然的馈赠和祖祖辈辈的智慧。
杨梅是咱们国家的特有水果,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栽培记录。全球90%以上的杨梅产自中国,而骑龙镇更是重庆重要的杨梅原产地之一。这里的野生杨梅资源丰富,搭配科学种植,如今已建成数千亩杨梅基地,渐渐发展为“绿色银行”。杨梅树喜欢温暖湿润,骑龙镇的山坡缓、土壤酸,正是它的“心头好”。种杨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春秋两季栽苗,浇水施肥要勤,树间距需留足,让每棵树都能晒到太阳、吹到风。枝条太密了得修剪,病枝弱枝及时清理,保证树冠通风透光,果子才能又大又甜。还要注重病虫害防治,使用低残留农药、生物防治等方法,保证每颗杨梅都绿色健康。
“日啖杨梅三百颗,不辞长作骑龙人。”这酸甜的滋味不仅解馋,更是健康的“金钥匙”。杨梅热量比荔枝还低,100克约30千卡,怕胖的朋友也能放心吃。它的营养可不简单:富含的维生素C有助于美白抗衰老,花青素能抗氧化、保护血管,膳食纤维能润肠通便,尤其适合血压高的人,因为杨梅富含钾,能帮助平衡体内的钠。更神奇的是,杨梅里的有机酸能开胃助消化,夏天没胃口时吃几颗,两个字——巴适!老一辈还用它泡酒,调理肠胃、解暑生津,真是浑身是宝。
有人问:“洗杨梅水变红了,是不是染色的?”“果肉里的小白虫能吃吗?”今天咱们就来破解这些“误会”。第一,杨梅的红来自花青素,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色素。洗的时候果肉破了,色素溶到水里很正常。越是熟透的杨梅,花青素越多,水色越深。这可是好东西!第二,杨梅没有果皮保护,果蝇爱在上面产卵。这些幼虫其实是高蛋白生物,无毒无害,吃下去会被胃酸消化,不用担心在肚里安家。如果实在介意,用约5%浓度的淡盐水泡10分钟,虫子自己就钻出来了。或者把杨梅冷藏一天,虫子冻僵后更容易冲洗干净。
“早上摘的杨梅,下午就蔫了!”乡亲们常感叹杨梅娇气。这是因为杨梅呼吸旺盛,外皮又薄,容易破损变质。想让它保鲜,记住三招:一是买回来别堆着,室温下一到两天就会坏,赶紧放冰箱冷藏,能延长3~5天。二是先泡盐水再冷藏,既能赶走虫子,又能减少细菌滋生。三是吃多少洗多少,沾水后的杨梅更容易烂,吃之前再洗。如果杨梅太多吃不完,可以加工成杨梅干、杨梅酒、杨梅果酱等多种产品。煮杨梅时加点冰糖,酸甜开胃,晒干的杨梅能存一年,泡茶煮粥都能用。
乡亲们,骑龙的杨梅不仅是水果,更是“金字招牌”。这些年,通过科学种植、品牌推广,杨梅销路逐渐拓宽,但要想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要持续发力:要坚持绿色种植,少用化肥农药,保护生态环境;要轻拿轻放,用冷链运输,让消费者尝到新鲜;要创新方式方法,比如学习电商把杨梅卖得更远、办好采摘节吸引更多游客体验。
最后,我想说:每一颗杨梅都凝聚着咱们的心血与汗水,也承载着家乡的未来与希望。希望大家吃杨梅时,不仅能尝到酸甜,更能品出这份生活的“梅”好滋味。
(作者系骑龙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