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邓的
渝厦高铁的铁轨如银链般铺展,一头连着繁华都市,一头系着秀丽南川。当搭载着乘客的首列高铁,稳稳停靠在南川北站,这座被金佛山环抱的城市,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属于它的高铁时代。
南川北站站房内外,金佛山的山形轮廓与杜鹃花韵交织成独特的城市符号,仿佛在诉说着南川从“山水秘境”到“开放前沿”的蜕变。
高铁驶入的鸣笛声,不仅是交通动脉的搏动,更是南川“迎新而上”的号角。
先进制造业在创新中崛起
走进超群工业的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舞动,一块块铝合金板材在高科技设备的加工下,逐渐变成造型各异的轮毂。“我们的轮毂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通过铸造一体成型,相比传统工艺性能更强,重量更轻,强度和坚固性更好。”该企业董事长助理江红拿起一个轮毂,轻松地展示着,揭开了南川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密码。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群工业的83项专利中,有27项直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配套领域,其产品不仅供应比亚迪、赛力斯等国内车企,更远销海外市场。
在南川工业园区各组团,这样的创新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南川按“一园四组团”布局,围绕“332”制造业集群体系,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绿色建材、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现代中医药等主导产业集群。同时,南川抢抓全市建设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突出“轻量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全力创建特色产业园区、示范配套基地,已经聚集了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50余家,其中品牌车企的头部配套商5家,有辨识度的赛道及产品正加快形成。
随着高铁的开通,交通的便捷性大幅提升,人流和技术加速流动,高铁带来的人才流动也为超群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和技术人才,因为便捷的交通而愿意来到南川,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现代中医药产业方面,上药慧远的发展同样引人注目。该企业一期项目投资2亿元,已建成数字化饮片生产车间、重点实验室、智能煎配中心、智慧大药房等。智能煎配中心设计产能3000方,整合接方、配药、煎药、包装、配送等功能,是目前全市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中药煎制生产线。公司产品涵盖500余个品种、3000余个品规,广泛应用于医疗、消费领域。2024年实现产值8.8亿元。
以往,由于交通限制,企业的产品销售范围相对有限。今后,随着高铁的开通,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药企,因为便捷的交通愿意与上药慧远展开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该企业所在的重庆市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距南川北站约20公里,园区正乘势而上,推动中医药产业链智慧升级,加速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中医药产业集群。目前,我区正在加快推进国家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重庆市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作为我区中医药产业发展主战场,园区现有企业40家,科技型企业38家,“专精特新”企业9家,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制剂等中药材精深加工以及食品加工产业。
高铁经济不仅为南川的企业带来交通便利,更带来观念的转变和发展思路的拓展。“南川将抢抓这一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积极招商引资,推动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仁华介绍,未来,随着高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南川的企业有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文旅产业在融合中绽放
当暮色轻抚青石板路,东街的灯笼次第点亮,夜幕下的东街烟火升腾。高铁呼啸而至,“轨道上的南川时光·东街烧烤专列”载着八方游客驶入了人间烟火处。
这里的烧烤店炊烟袅袅,豆腐皮、苕皮、烤竹笋组成的“烧烤三件套”香气四溢;复古路灯下,穿喇叭裤的“复古青年”跳着快闪舞;炭火明灭间,豆腐皮在铁板上跳起圆舞曲;大篷车前,川剧变脸师傅的喷火表演引得阵阵惊呼。自东街引入文艺文化街演后,在此经营的烧烤商家营收达65万元,较以往大幅提升,“怀旧IP+市井美食”的融合模式让夜经济焕发新活力。
南川北站的旅游咨询台前,“高铁旅游大礼包”正传递着南川温度。我区针对高铁游客推出“一票畅游”政策:凭南川北站、水江西站15日内高铁票可免金佛山、神龙峡、山王坪等核心景区门票,享受山水公司、大观原点等酒店住宿及餐饮折扣,天星温泉特惠等,康养民宿、露营烧烤低至5折。此外,万达“南朋友大礼包”涵盖餐饮、购物、娱乐等多重福利,助力游客沉浸式体验南川“烟火气”与“自然美”。
“不仅如此,我们将针对高铁沿线城市以及高铁辐射城市开展主题推介,比如张家界、长沙、广东、厦门等地,一方面让当地旅行社知晓了解金佛山景区,另一方面通过当地媒体宣传景区,拉动散客出行;同时,加强旅行社门店金佛山资料上架、产品上线,金佛山景区进小区、进高校、进企业、进商圈等宣传活动。”重庆山水都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徐应超介绍。
随着高铁开通运营,我区迎来发展新契机。紧扣“中心城区文旅康养后花园”定位,以“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精品线路为核心,推出系列高铁游客专属优惠,并加速推进文旅业态升级,全力构建“山地运动+康养度假”全域旅游新格局。
沿着178公里环山趣驾的玉带,一场山水间的“奥林匹克”正在上演。金佛山2238米的巍峨峰巅,95%的森林覆盖率织就18℃的清凉锦缎。今夏,滨水露营音乐节的和弦与神龙峡漂流的浪花共鸣。沿线先后布局滑雪、漂流、飞拉达等户外运动休闲项目55个,森林康养运动基地8个,建设金佛山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园等户外大本营4个,推出“金佛天梯”、环金山湖步道等精品徒步线路6条,配套充电站、特色驿站等基础设施。同步推进金佛山北坡索道、山王坪“花好月圆”主题项目等建设,东街夜经济、康养地产销售等业态多点开花。1~5月全区接待游客194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2.5亿元,同比增长超10%。
站在高铁时代的风口,南川文旅以“178环线”为轴,转动“山地运动+康养度假”的双轮。冰雪世界的欢笑、温泉汤池的私语、民宿小院的茶香,在“一山一片一带多点”的画卷里渐次晕染。随着“1338”战略深入实施,这座“中心城区后花园”正将青翠山色酿成金色机遇,让每缕清风都成为邀约世界的请柬。
现代农业在转型中突破
大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智慧工厂内,一串串红黄绿相间的番茄垂挂如帘,凑近能闻到自然的果香。“智慧工厂内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有4个品种的丝瓜、3个品种的番茄,其中丝瓜亩产量能有4万斤,亩产值12万元以上。”基地负责人姜国强摘下一颗绿色番茄。“经过两年的市场推广,目前三色番茄在重庆卖得很好,每天都有订单。因为它的皮比较薄,不耐运输,所以目前仅限重庆销售。”
在这里,更神奇的是苹果丝瓜——清炒后有淡淡的苹果味,通过规范建设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和滴灌设施,运用数字化营养技术、丝瓜落蔓密植栽培技术,将丝瓜采摘期延长为5月至10月,产量最高每亩可达2万斤,为传统种植大棚的4~6倍。
“随着高铁的开通,番茄就可以通过高铁销售到成都、武汉等地区,相信到时候订单会更多。”姜国强对未来的销售充满信心。同时,他还在策划联合各个旅行社开展更多研学、生态采摘活动,让更多游客体验现代农业之美。
在5000亩的蓝莓基地,瑞航生物的深加工工厂正开足马力。六条生产线同时运转,将新鲜蓝莓转化为NFC纯果汁、花青素、酵素等产品,现有产线年设计产能约10000吨,年产值5亿元。该公司总经理向可怀介绍,高铁的开通,将有利于瑞航生物的蓝莓产品更快地走向市场,同时也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蓝莓采摘等乡村旅游项目。
南川是国家粮食产能县、国家优质稻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也是重庆市首批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2024年,我区农业总产值105.80亿元,增长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81元,增长3.8%。
紧扣“渝东生态新城”定位,我区持续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加快构建“一核两带”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打造现代农业增长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加快创成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围绕建设市郊特色农业聚集区,北部乡镇立足以农促旅,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周末经济、小长假经济、研学体验经济,打造中心城区农旅融合首选地。围绕建设“178环线”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南部乡镇立足以旅促农,重点发展中药材、古树茶、方竹笋、高山蔬菜、高山晚熟水果、中蜂、南川鸡、冷水鱼等特色产业,持续放大“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乘数效应。围绕镇街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迭代升级“一主两辅”乡村产业,指导各镇街因地制宜谋划发展1~2个特色产业,打造“一乡一品、一镇一业”,构建“1+2+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区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吴光琴介绍,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的开通,给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高铁开通之前,南川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梳理了南川区十大农产品清单,178农特环线的清单等,致力让游客来到南川有的吃、有的玩、有的看。
人便于行达天下,货畅其流天地宽。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南川将不懈奋进,让未来更加美好,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