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江镇发现跨越宋明清三代古墓群
发布时间:2025-03-24 08:56:37 来源:
新闻摘要:

  

 

2222222222222222222222

  古墓群清理发掘工作现场。记者 吴科锋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王莹)近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水江镇发现了一处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古墓群。经过20多天的紧张工作,目前清理发掘工作已基本完成。

  此次考古发掘的古墓葬共有6座,涵盖了单室墓、双室墓和多室墓等多种形制,墓群的年代跨越了宋、明、清三个朝代,出土了铁质棺钉、瓷碗、枕碗等文物。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肖碧瑞表示:“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墓群的主体年代以宋代和明代为主,少数墓葬的时代可晚至清代早期。”

  在此次考古发掘中,南宋两座双室墓内的雕刻尤为引人注目。“你看这个雕刻,有供桌、屏风,屏风里是一个‘妇人启门’的场景,顶部则是仙鹤、凤鸟等图案。”肖碧瑞指着墓葬内的花卉图案继续说,“通过这些花卉图案,我们可以探寻当时的墓主人的丧葬思想,研究宋代的雕刻技艺,以及当时的建筑和家具陈设,这些信息对研究宋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墓群内不同年代墓室的研究发现,从南宋到清代,丧葬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宋代墓葬雕刻主要朝向墓室面,注重墓室内部空间的营造;到了明代,雕刻逐渐简化;而到了清代,墓室装饰雕刻则转向了墓外,更注重墓外祭祀空间的营造,包括拜台、香炉等设施。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墓群位于渝厦高铁水江西站的配套工程之内。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2024年,区文物管理所就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红线范围内的所有区域进行了调查勘探。此次考古发掘的是红线内的近300平方米区域,今年2月进场后,进行了系统的考古挖掘和资料收集工作。目前,文物的定级工作正在等待专家评估。

  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李昆懋表示:“在我们区目前还没有发现过这种混合的墓群,而且其构件、雕刻比较精美。下一步,我们会对这些构件进行系统化梳理,形成南川每个时期的民俗研究成果,为地方文化和历史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支持。”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