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讯(记者 刘晓娟)“我又要建一个社区大型生鲜超市了。”日前,东城街道商会理事曾凡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正是东城街道商会党支部通过“数治”手段,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解决了300多家农业公司农产品销售难题,让生鲜产品走进了20多个社区超市,因此,他又计划在花山公园附近投资100万元,建设一个社区数字生鲜超市。
近年来,东城街道商会党支部致力于打造“清廉商会”,针对商会会员存在的“新理念接受难”“社会责任感弱化”“数字服务不聚焦”等问题,着力开展“三廉行动”,使会员对商会的满意度从过去的68%飙升至99.8%。
“廉星”行动增奉献
在区工商联和东城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东城街道商会提出了“加强商会自治管理、提升服务质效、助力会员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党支部书记罗为亲自挂帅,推动清廉商会建设,制定了《关于“清廉商会”建设的工作方案》,将“廉星”“廉医”“廉慧”三大行动纳入商会的清廉思想、制度、规则、纪律和文化建设中。
“廉洁之星”行动从理事带头做起,党支部3名成员、9名商会理事和7名工会联合会成员全员参与“月度轮值”,成为会员轮值学习、走访企业、为企业纾困解难的责任人。轮值负责人主动承担策划、师资聘用、场地布置、会务管理及相关费用。
2024年以来,共开展轮值学习、沙龙活动、廉政教育、送廉进企等活动22次,警示教育、实地观摩活动2次。在“廉星”行动中,共有16人达到标准。
“廉医”行动解企难
“在商会的协助下,用地问题得以快速解决,公司得以快速投入生产。”南川区年学棉絮加工厂负责人阳年学表示,今年新建厂房时,用地问题一直进展缓慢。在商会“商务60秒”活动中,他反映了这一诉求,很快得到了东城商会的助力。通过办事处协调多个职能部门,企业用地问题得以快速解决,新厂房建设顺利推进。
近年来,东城街道商会开展“访企业、问建议、谋发展”的“廉医”行动,通过“企业走访”“说事沙龙”“商务60秒”等方式,为企业“把脉问诊”,解决企业诉求。其中,“商务60秒”成为一项有效的“寻医问诊”措施。在每次活动中,会员通过1分钟时间交流企业文化、发展困难和需求建议,借此表达诉求、宣传自我。
2024年以来,通过“商务60秒”活动,商会共收集到意见建议36件,现场答复和办结32件。东城街道干部和商会理事联系重点企业128家,走访、对接、调研132次,帮办实事28件,开展律师进企业、法治体检、法企共建42家,探索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为会员企业协调贷款120余万元,会员意见建议的满意回馈率达到98%。
“廉慧”行动促数治
“如何高质量服务会员企业,一直是我们商会的立会之本与核心使命。”商会党支部纪检委员韦毅表示,针对会员企业技术学习难、产品销售难、信息采集难等问题,商会党支部纪检委员牵头建立信息技术交流群,对缺项目、资金、销路等问题进行信息收集和跟踪服务,并链接相关部门上门服务。
同时,商会成立了“曾鲜生数字农业发展(重庆)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了“曾鲜生”生鲜网购小程序,开播了“曾鲜生”网络直播,免费为会员企业提供服务,全面开启“廉慧”行动。目前,“曾鲜生数字平台”已赋能农产品源头企业326家,建立城乡农产品直营点130余家,与150多个学校、酒店及大型超市建立数字化合作联盟,帮助530多个会员企业及种植大户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农副产品突破8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