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履职献良策 凝聚共识创未来
市两会南川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助发展
南川融媒讯(记者 盛余多)连日来,南川代表团代表和住南市政协委员围绕产业发展、文化教育、文旅融合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献真言、谋良策,共同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全市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区县
从事蔬菜种植的市人大代表姜国强十分关注“三农”工作,当看到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和“农业工厂”等新形态时,他十分激动。
近年来,南川区高度重视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构建形成了现代设施农业“一片三线”的规划布局,计划到2026年集中连片建设3000亩规模的现代设施农业基地,打造以高标准连栋大棚为主、配套智慧农业工厂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
“我的蔬菜基地就是其中之一。”姜国强说,基地主要种植番茄、苹果丝瓜、水果黄瓜等技术成熟、附加值高、产出量大的蔬菜品种,并配套水肥一体化系统、天空地一体化农业监测预警网络、智能控制系统等设施设备,节约成本约30%、人工约40%,亩均节本增效约3000元。
“南川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成熟的建营模式和可观的综合效益。”姜国强带来了《关于支持南川建设全市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议》,希望把南川区纳入全市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区县,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市场拓展、加强技术指导,将南川区现代设施农业基地项目建成南川区乃至全市现代设施农业的示范、精品果蔬产业发展的典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样板。
打造金佛山“178环线”艺术写生研学基地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聚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南川有能力、有必要在其中作出更多贡献,而金佛山‘178环线’是重要的抓手。”市人大代表魏先曼说。
近年来,南川区创新打造“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精品游线,走出了一条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获评全国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农文旅融合背景下,南川区拟借助金佛山国际影响力,深挖整合重庆艺术资源,在“178环线”打造美术写生研学基地,构建当代艺术、文化旅游互融共进的新乡村旅游目的地,进一步丰富提升“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环线业态和品质。
“南川已经和四川美术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等院校,以及重庆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打造金佛山艺术写生研学基地,(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希望市级部门能提供更多支持。”魏先曼在《关于支持南川打造金佛山“178”环线艺术写生研学基地的建议》里呼吁,希望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在用地政策上给予灵活的支持与帮助,为项目用地提供保障;市财政局在资金和项目上大力支持,将金佛山美术写生研学基地打造成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试点案例,并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亮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加快磷石膏综合利用 助力南川绿色发展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此,市政协委员韦玮带来了《关于支持南川加快磷石膏综合利用助力绿色发展的建议》。
韦玮说,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固废采用堆存处置,由于企业早期环保意识不强、固废堆场设置不合理、堆存不规范等原因,给周边环境及水体带来的安全隐患已日益突出。南川高度重视磷石膏治理项目,积极采取措施完成了新旧堆场环保整改工作,但对于磷石膏的消纳和综合利用,依然存在利用率低、消纳进展缓慢的问题。
韦玮建议,市里要全面加强对磷石膏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招商引资,加强磷石膏综合利用能力建设,加大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强化宣传引导,强化磷石膏综合利用,综合施策、系统推进,促进磷石膏绿色、高效、高值、规模化利用,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