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而行担使命 乘势而为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5-01-02 09:29:56 来源:
新闻摘要:

  

  编者按:2024年12月26日,我区召开人才迎新座谈会。会上,金山英才、青年人才代表围绕作用发挥、工作打算、对我区建设渝东生态新城相关建议等作交流分享。

  近年来,我区围绕人才“引育管用评激改”全链条发力,深入推进“才涌向南海纳百川人才集聚工程”,推动党管人才合力、人才集聚效应、人才服务质效、人才作用发挥实现“四个全面提升”。全区人才总量突破4.37万人,引才总量、硕博数量实现“双倍增”,市级人才平台创五年新高“,人才书记项目揭榜制”获评市级创新案例,区域人才交流向四川、贵州、广东延伸拓展,菁英引才引智活动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20余家重要媒体宣传推介。

  迎“新”而行、乘势而为!下一步,全区人才工作将紧扣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暖心留才的“五心要求”,压实责任、凝聚合力,着力为人才搭建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携手谱写人才与渝东生态新城建设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同心逐梦的精彩篇章!

  王淮 睿宇时空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淮,男,51岁,睿宇时空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大学工学硕士、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理学硕士,测绘正高级工程师,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最美科技工作者,重庆市政府采购综合评标专家。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作为南川本土企业,睿宇时空科技扎根南川、服务南川。我们深知南川在高质量建设渝东生态新城中的重要角色,将紧跟4个“着力打造”思路,用GIS+AI+BI技术为南川的文旅康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一方面,我们将围绕区内各文旅康养项目的规划、建设、竣工、运营的全流程提供技术及数据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低空经济领域成立了专门的运营团队,配置有无人机13台、有人直升机1台等低空航空器,计划未来为区内各文旅康养项目积极服务助力。

  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在“数据库管理软件”这一“卡脖子”领域中,对空间数据库融合技术聚力攻坚,提高空间数据库管理软件国产化的自主可控性,为“三维GIS+”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产品“护城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该目标,我们将持续强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核心攻坚领域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AI大模型、低空经济等领域高端人才的引进,建设高校产学研实习基地,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张健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职中党委书记

  张健,男,60岁,重庆市南川区隆化职中党委书记,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重庆英才名家·名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就业创业先进个人、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名师。

  隆化职中围绕全市“33618”现代制造产业集群和南川先进制造业发展人才需求,投入3000余万元,打造智能制造专业体系,对接低空经济、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开设无人机操作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精准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招募式”引企入校建成隆职·骏腾模具等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累计输出技能人才7500余人,400余名学生考入本科院校。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研究2项、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2项、重庆市教改课题3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完善隆化职中场地、设备、师资等基础条件,推动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围绕南川“1343”总体思路,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努力构建与康养文旅、先进制造业相匹配的专业结构体系,做大“五年制”中高职一体化培养规模,增强高层次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为南川建设渝东生态新城提供人才支撑。

  姜国强 腾春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姜国强,男,38岁,腾春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近年来,在南川建立5000亩精品蔬菜基地,销售额累计达8000万元,帮助500人实现稳定就业。本人曾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作为农村基层企业,多年来,我们秉承“五化三变”发展农村的理念、“五统一分”发展丝瓜的产业模式,坚持种得出来、卖得出去、数量充足、质量稳定和成本可控的运营理念,致力于丝瓜种植和研究,努力发展新型农业。目前,我们的丝瓜亩产量从曾经的15000斤到现在的22000斤,从亩产值3000元到5万元,并有效控制目前最难的丝瓜根结线虫,做到了连续种植10年。今年新引进的苹果丝瓜正在以南川胖丝瓜和大观丝瓜品牌向西南地区推广,并计划在全国丝瓜产业研讨和销售大会上向全国推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现代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做成全国最好的优质丝瓜设施化产业园、打造5~10月优质丝瓜全国收购商最佳目的地,推动产业升级融合乡村旅游。

  对我区渝东生态新城建设和人才工作我有如下建议:一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三是引进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四是培育用好本土人才,用经济效应、带动效应、示范引领效应考核评估人才的作用发挥。

  蔡瑜 重庆灏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瑜,女,37岁,德国波恩大学博士、高级农艺师,重庆灏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四年内带领企业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曾获“重庆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多项荣誉,两次入选“重庆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

  目前,灏天农业成为重庆市第一家申请“九蒸九晒”黄精食品生产资质的企业。在人才力量的加持下,公司在“灵山存菁”项目启动后的短短半年时间内就推出了包括九蒸九晒即食黄精、黄精茶、黄精杏仁奶酥等在内的9款中药材大健康产品,并在东北地区布局10家中医馆、在华北地区成功发展130余家经销商。此外,公司还与北京一位在全网拥有近千万粉丝的文化类主播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并与全国二十余家道观、寺庙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广中医药文化以及“灵山存菁”产品。

  未来一年,我将带领研发团队围绕“渝十味”药材特别是中药材黄精推出更多富有南川特色的大健康产品;一方面扩大和完善公司在全国的线下销售网络,另一方面进一步激发公司互联网人才的活力,从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两处发力,加快推动“灵山存菁”成为“网红”大健康产品品牌,并借此向更多客户和网友推介金佛山,为我区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渝东生态新城添砖加瓦,为南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吴学兵 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吴学兵,男,40岁,高级工程师,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主要从事南川页岩气田开发地面工程建设工作,开创气田“有人巡检、无人值守”的新生产模式,建成了“百人百万吨”级高质量气田,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3篇,获省部级奖励4项。

  截至目前,我司金山英才人数已达9人,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这项核心业务中,他们从地震采集、井位优选,到钻井工程、压裂试气,再到地面集输等全流程、全链条业务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2024年,公司天然气产量已超18亿立方米,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若要谋求进一步的突破与成长,必须将人才队伍建设置于首要位置。我们计划选拔出最杰出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申报“金山英才”,全力发挥金山英才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示范效能,激励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奋进,全力保障居民用气需求,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建设渝东生态新城,需要积极呼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着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产业与独具南川特色的康养产业,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持续发展先进材料和装备的制造业。我们公司不仅致力于绿色低碳页岩气的生产,还在大力推进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将不断强化南川区的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优化区域能源结构,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为渝东新城建设贡献力量。

  刘永忠 重庆鸿庆达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永忠,男,54岁,化工工艺高级工程师,重庆鸿庆达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参与研究机器人出炉及改造,并建设气力输送各散点收集的灰粉,成功降低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改善生产环境。公司是西南地区碳化钙(电石)产能最大企业。

  首先感谢南川区委、区政府对人才的认可、尊重和理解,对金山英才政策的落实很到位、很实在,让我们在南川这片土地上愉快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重庆鸿庆达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基础化工企业,也是一家“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高速发展期,国家对冶炼行业要求更高,对企业安全、环保、能源要求也越来越严。为了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我运用自己所学,适时给“投资人”宣传新的法律法规,着力提升公司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及操作技能,在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等工作方面,做出了良好的成绩。

  今年,水江化工产业园从C级升为D级,为南川区在化工板块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司将着力提升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和凝聚力,推动企业围绕产业链条延伸,新上优势项目、拓展下游项目。

  我到南川工作已经四年了,南川发展潜力和中心城区相比虽有一定差距,但土地宽广、交通便利、人民淳朴勤勉,关于建设渝东生态新城,我建议用好页岩气资源,大力引进页岩气相关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企业,促进南川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汪正龙 重庆上药慧远庆龙药业总经理、工程师

  汪正龙,男,50岁,重庆上药慧远庆龙药业总经理、工程师。上药慧远庆龙药业属于国有大型企业上药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投资约2.5亿元,于2019年正式启动建设,2022年6月建成投产,2022年产值约6100万元,目前员工200人。2023年实现6亿元产值。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成功申报市级“中药新药创新和健康干预”重点实验室,并通过了CNAS认定,此外,还入选市级“专精特新”“绿色工厂”等。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学习、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学习和培训,提升自我能力和价值。加强与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人才,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关于建设渝东生态新城的建议:一是加大对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扶持力度。南川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多种中药材的生长,要因地制宜培育“少而精”特色品种,加强中药GAP基地以及产地加工基地建设,推动中药材种植与加工的深度融合,形成中药材产业链,同时要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强产业创新等方式,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培育中医药龙头企业、明星企业、明星品牌。

  王敏 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王敏,男,39岁,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要从事消化暨消化内镜工作,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4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金属覆膜支架经乳头治疗胰管断裂综合征。ERCP实现年手术量超过200人次,第1次参加全国青年ERCP大赛即进入全国总决赛(全国共13人)。

  消化内科是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科室硕士研究生占比达70%以上,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2人,科室拥有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头雁人才1人、南川区金山英才4人。我们在学科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成立了1+N技术攻关团队,通过传帮带,让科室所有骨干医师均掌握关键技术。科室荣获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和重庆市公立医院示范党支部称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对我们的卫生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人才,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最宝贵最具有活力的资源,是实现健康中国、健康南川建设,保障群众健康的中坚力量。下一步,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为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版文图由区委组织部提供)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