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育爱,以心传心
发布时间:2024-12-20 09:43:19 来源:
新闻摘要:

  

  大家好!我是一位来自一线的普通教师。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人,如同夜空中明亮的星,以其独特的光芒温暖着人心,照亮着我的前行的道路。娄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她用伟大的母爱,以及师者般的坚韧与智慧,四十多年如一日地照顾身患重度脑瘫的儿子,感动着我。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娄阿姨的世界,去感受这份直达心底的温暖和力量!

  娄阿姨是东城街道长亭社区的普通居民,儿子张勇刚生下来,整个人都软趴趴的,瘫作一团,一周都不睁眼,哭声却昼夜难停。察觉到异常后,孩子未满月,娄阿姨就独自带着他,想方设法地搭上了一辆货车去县城看病,驾驶室里坐不下,她就抱着儿子坐在货车车厢里。那是3月的新疆,寒冷紧握着每一寸土地,但在阿姨心里,那却是一个寒冷与希望交织的季节。

  儿子张勇后来被诊断为重度脑瘫,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全都不行。“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张爸在张勇11岁时因脑溢血又意外离世。面对命运的重重打击,善良的娄阿姨,作为母亲她没有逃避、没有放弃,而是用师者一般的冷静与坚定,迎难而上。

  在娄阿姨的脸上完全看不出有一点儿生活的苦闷与不幸,她总是带着乐观的笑容,让人感到十分温暖、亲切!

  有人问她:“难吗?想过放弃吗?”娄阿姨笃定地说:“难,是什么时候都难!但放弃他、不要他,从来都没想过!”娄阿姨在生活与学习上对张勇十分尽心,日复一日不离身地悉心照料他,甚至买给张勇的书都比其他孩子贵得多。她认为儿子既然生下来了,就要对他负责到底。

  娄阿姨之前经社区介绍去扫地,只能把儿子张勇留在家中。他当时刚开始学习认字,看电视遇到不懂的就想要拿《辞海》去查阅,无奈姐弟们嫌弃他用舌头翻书,所以把书藏到二楼上去。而张勇他背靠着墙壁试图用自己“不听使唤”的四肢挪动着上楼去找书,毫无疑问,他摔了下来,又爬,再爬……右上唇摔破了,牙齿也摔掉四颗却也没能上楼去。说到这里,娄阿姨满是心疼。从那以后,她就再也没有出去做过任何事,也完全没有了自己,她的一切都紧紧跟张勇“捆绑”在了一起。

  娄阿姨忆起很早以前,每次推张勇到小学门口时,张勇就不走了,用阿姨的话说是:“看啊,看啊,他好想上学哦。” 一旁的娄阿姨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温柔与感动,她虽然读书不多,却也深知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她意识到,尽管儿子的身体被命运束缚,但那颗求知若渴的心,却比任何人都要自由、都要坚强。所以,当张勇因身体原因不能和其他伙伴一起读书认字时,是娄阿姨不厌其烦地念各种课文给他启蒙,并且,只要是张勇学习上的要求,她都倾尽所有去满足。

  张勇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在他的求知路上,娄阿姨无疑是最大的“功臣”。亲戚朋友家孩子念过的各种旧教材,娄阿姨都会帮他“淘”来。看书看得不过瘾的张勇在电视上看见同样脑瘫的赵晨飞用鼻尖完成自己创作时,他深受鼓舞,于是提出要买电脑、要写文章。在2009年时,电脑十分昂贵,娄阿姨犹豫、纠结,对比了整整一年,东拼西凑借到近4000元,最终买下了最便宜的一款——长城牌笔记本电脑。于是才有了张勇口含筷子打字、写文章、投稿,且获得稿费,从而实现了自食其力。买电脑这笔钱,阿姨种菜卖了整整一年才还清。“为什么不批发菜来卖呢?”她笑着回答:“自己种不需要本钱,卖不出去,自己还能吃,不会亏。”

  每当谈及儿子张勇,娄阿姨的脸上总是洋溢着难以掩饰的自豪,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溢于言表。从张勇如何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到他在学习乃至写作中表现出的才华与乐观,阿姨都能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她的眼神里闪烁着温柔而坚定的光芒。在她心中,儿子张勇不仅是她的骄傲,更是她用全部爱与支持浇灌出的最美丽的花朵。

  娄阿姨的故事宛若一面镜子,映照出教育最本真的样子:以爱育爱,以心传心,让孩子真切地感知到成长的喜悦和尊严。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或许有的生长得缓慢些,或许有的需要更多的阳光雨露,但每一颗种子都蕴含着破土而出的力量,都渴望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作为一名老师,或许在教学生涯中我会遇到张勇这样的学生,我会像娄阿姨一样以爱为舟,以责任为帆,引领孩子们向着光明和希望前行吗?我相信自己:会!这就是感动的力量!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