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招商源头活水 释放发展澎湃动能
发布时间:2024-12-19 09:07:40 来源:
新闻摘要:

 

  寒冷的冬天,挡不住南川发展的步伐。12月18日,2024年四季度南川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悦景酒店举行,这标志着南川在招商引资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今年,我区通过部门联动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资源换项目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截至目前,已签约可持续航空燃料、精瓷半导体、年产80万套轻量化高强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54个项目,协议引资293.31亿元,到位资金103.13亿元。目前今年签约的40万吨高铝熟料、手机电池电芯、文化创意产业园等27个招商项目已落地。招商引资呈现量质齐升、效速兼具的良好态势。

  工业园区现入驻工业企业316家,其中规上企业97家(产值超亿元的约50家,超10亿元的5家),今年1~11月,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9.65%。其中,先进材料、现代中医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配套、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总产值增速分别为67.51%、28.48%、27.32%、5.03%。

  成绩的背后,是我区紧紧围绕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强组织领导,锚定主攻方向,创新方式方法,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的不懈努力。

  制定战略目标 精准发力促发展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我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332”产业集群(即3大主导产业集群、3大特色产业集群、2大“新星”产业集群),积极引进链主、链长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以上率下,把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和重要引擎,年初高规格召开了全区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10条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优化审批流程、减轻企业负担、提升服务水平等,进一步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公平的经营环境。

  今年新春伊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带队前往广东省中山市、佛山市、鹤山市、广州市、深圳市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深入考察企业情况,带头洽谈推进项目。宁夏瑞科能源集团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及高品质润滑油产学研基地项目就是重要成果之一。

  10月底,区委主要领导带队前往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开展招商引资,宣传南川优势资源,拜访考察重点企业,对接推进洽谈项目。江苏大京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光伏和制造业股权投资项目、广东阿尔派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西南基地一期项目、浙江精瓷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的精瓷半导体项目等就是此次招商的重要成果。

  4月17日,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率30多家公司来我区考察;

  9月22日,浙江省重庆商会会长甘俊带领企业家一行来我区考察;

  ……

  一次次的“双向奔赴”,一个个共赢发展的项目落笔签约,吹响了招商引资及优化营商环境行动“集结号”。

  这些项目不仅具有示范带动性强的特点,还涵盖了多个新兴产业领域,为南川的产业结构优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完善体制机制 激活招商新动能

  招商引资决定了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增量,谁拥有优质的增量,谁就会抢占先机、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我区紧紧围绕“1343”总体思路,始终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作为拼经济、促发展的“主引擎”,蹄疾步稳实施重点项目“优存量”,多措并举强化招商引资“扩增量”。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将招商引资作为“四个主抓手”之一。强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攻坚全领域深化“招大引强”,为高质量完成招商引资工作注入了强心剂。

  为了破解招商难、引资慢的问题,我区不断优化政策供给,着眼于优化政策机制和组织架构,进一步形成了组织有力、政策完备、运转有序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统筹工业招商的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同时兼任区招商投资局书记,从招商信息的获取到项目洽谈,再到项目签约落地,不断层不断链,形成完整的招商一条链。

  明确了工作重点,围绕“332”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四组团根据承接优势搭建产业链招商专班,着力对各链条进行产业招商。龙岩组团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及相应配套、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下功夫;水江组团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方向招大引强;南平组团着力引进具有市场前景和品牌效应的绿色、环保、装饰类等成熟企业;大观组团围绕特色中医药及饮片、药食同源、医疗机械等现代中医药项目定向招商。

  此外,还通过部门联动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换项目、基金招商等多种方式,多措并举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今年以来,我区已走访考察179家企业,邀请163家企业来南投资考察,成功签约多个项目,为南川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普惠的政策、高效的服务、良好的环境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软实力”,也是助力招商引资的“硬实力”。南川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一系列措施支持企业做优做强。

  针对“多部门、多事项的并联审批机制还未真正建立”的问题,我区推出了“企业事‘一窗办’”措施,设立“企业服务专区”,提供政务服务事项全程帮办代办服务,推出“企业工程建设审批全流程一次性告知”等数字应用场景,将办理时限压缩90%。

  针对“多头监督检查现象依然存在”的问题,我区出台了“行政执法‘综合查一次’”措施,建立园区执法检查“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实行综合检查“组团式执法”,降低园区企业迎检频次。

  针对“用水用电用气等要素保障还有差距”问题,我区出台了“水电气领域‘一表清’”措施,建立健全项目用电需求超前服务和业务办理智能管控机制,提升用电报装时效;深化燃气企业改革,实行“一表清”报装制度;推行用水报装承诺办理改革,实现非居用户先通水、后付费。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我区还推动部门及镇街服务工业园区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政银企合作,加大信贷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时,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等建设,加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力度,完善园区承载功能。此外,我区还强化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干部招商实战能力,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全面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体现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赢商”——招进来是前提,落下去是根本。为了让项目落地,我区不断强化统筹调度,全区各级各部门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利契机,迅速掀起岁末年初大招商、招大商、以商招商的热潮。

  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市场主体获得感和群众满意度为导向,设身处地帮助企业解决在市场拓展、要素保障、降本增效等方面的困难问题,以优质的营商环境最大程度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扬帆远航,未来可期。眼下,我区招商引资工作从项目建设高效化、招商引资精准化、要素保障常态化三方面持续发力,奋力描绘新时代南川改革开放发展新画卷。

  (稿件由记者黎明采写)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