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讯(见习记者 卢娅玲)“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直播间,这里是古花镇村干部助农直播间,我们这里有熏腊肉、茶叶、黄豆等多种特色农产品,欢迎大家选购下单。”12月4日上午9点,在古花镇太平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前,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赶集”活动通过抖音直播平台上演,不仅让村民栽种和制作的茶叶、干豇豆、黄豆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更为村民们开辟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径。
古花镇村干部助农直播间行动从今年6月1日开始至今已经有6个月了,直播团队则是由古花镇太平村、石家村、万家村及大坡村的4名书记助理组成。担当“主播”一职的邓华书今年38岁,是太平村的书记助理,他告诉记者:“我们古花镇的赶集日是每月的1、4、7日,所以我们也是趁着赶集日农户较多的时候开播,这样能帮助更多农户销售农产品。”
当天上午虽然下着淅沥沥的小雨,但仍有不少村民背着背篓提着自己家的农产品找到邓华书,希望通过村干部助农直播间能帮他们销售农产品。
71岁的韦元乡是土生土长的太平村人,她今天背了一背篓黄豆和盐菜来到直播间。韦元乡笑着说:“在直播间来卖,黄豆一斤要多5角,比市场上卖价高点,我利润就多点。”在把农产品卖出后,她主动向记者表示:“我孙女孙子一个在重庆,一个在广州,他们刷抖音把我看到了,也在抢农产品,还说难抢得很。”她告诉记者,她是这两个月才把农产品拿到直播间来卖,已经赚了快2000元。
现场还有邻近乡镇的村民。骑着摩托车前来的冯如会夫妇住在庆元镇飞龙村,今天他们带着一大袋南瓜籽和一小把干豇豆来到古花镇。冯如会说:“我也是抖音刷到古花在搞直播带货,所以今天就来尝试下,我带来的两样东西不到10分钟就卖完了,而且当场就给我结钱,平时这些南瓜籽、干豇豆吃不完要不就是送人,要不就是等到浪费,现在有了这个渠道,真的很方便,我回家还要把其它农产品都拿来卖。”卖完东西后,冯如会夫妇拿着刚到手的105元满意极了。
据介绍,这样一场直播一般持续时间约2小时,中控韦毫表示:“这也是根据我们目前的体量决定的,因为我们卖的东西打包以后,下午就要拉去南川城里发快递,时间很紧张。”四个人的团队,每个人职责分明,主播、助播、中控、打包,井然有序。韦毫说:“一开始我跟邓华书连在网上买东西都不会,更别提搞直播卖东西了,但是为了做好助农工作,我们四个专门去电商公司学习技术,一步一步慢慢来的。”在问及最初的情况时,邓华书也感慨道:“前面三个月,我们直播间只有一两个人,有时候就是我们四个人的号在里面,那种感觉就像对着一道白墙在自言自语,真的很煎熬,但是每帮老百姓卖出一单,看到老百姓拿到钱后笑容满面的样子,我就觉得坚持下去是很有意义的。”说起这些经历,四个人都不约而同激动起来。“老百姓也很理解我们,有些村民心疼我们站起一直说不歇气,在我把钱转给他们时,他们还主动说少收点,希望我们也赚点利润。钱我们不可能收,但是这片心意,真的让我们很感动。”说到此处,四个人笑了起来。
在当天两个小时的直播时间里,共成交了136件农产品,成交金额5295元。邓华书下播后,激动地对记者说:“今天主要是下雨,农户来得少,我们库存货物就少,平时都卖八九千,有时候卖得好,能卖一万多元。”截至目前,古花镇村干部助农直播间已经成交农产品4000余件,成交金额达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