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平
11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以《重庆南川:治理“无事酒”,减少人情债》为题,报道了我区采取“问、议、润、管、督”广泛宣传、上下联动的五步工作法。
今年4月以来,我区深入开展城乡滥办宴席专项治理,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无事酒不办”,取得了初步成效,倡导了文明风,弘扬了节俭风,抵制了攀比风,受到群众广泛好评。但是,做好这项工作切不可一阵风、运动式,治理的脚步万不可在此停下,必须重在坚持。
坚持,就是要不改变不动摇,始终如一。在我们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个词就是“反弹”,为何“反弹”伴我们如影随形?归根结底就是缺乏坚持。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做不惧千万事”。在治理“无事酒”工作中,就是要不厌其烦地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次的宣传讲好,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拒绝“模块化”“套路化”的工作模式。各村(社区)要因地制宜,通过完善村(居)民公约,充分发挥村(居)民公约监督小组、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群众自我约束与管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让人情消费保持在正常、轻松的轨道。要通过宣传开导、教育引导、文明劝导等方式及时劝阻、纠治“无事酒”。
治理“无事酒”,离不开相关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把中华民族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讲清楚,营造向善、向美、向好的社会风气,让广大群众看到专项治理带来的变化,体会到专项治理的好处,让“无事酒”远离群众的生活,减少铺张浪费,减轻群众“人情”负担。党员干部、企业家、致富带头人等要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带好头,自觉抵制人情攀比、跟风宴请,不炫富、不摆阔、不盲从,引领文明城市创建和文明乡村建设。
总之,治理“无事酒”,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积极行动,从自己做起,自觉向每一场“无事酒”说“不”,自觉做一名文明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真正让不办理、不参与“无事酒”的观念和行动深入人心、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