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香湖镇:“三同心”赋能候鸟式社区治理 “党建+”推动康养黎香湖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24 08:42:34 来源:
新闻摘要:

 □ 记者 盛余多

  近年来,随着避暑康养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南川购置避暑康养房,尤其是盛夏时节,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入南川,寻求一份清凉与宁静。然而,随之而来的人员管理、社区融合、新居民与原住民之间的和谐相处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方面,潜心发展避暑康养产业的黎香湖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中海·黎香湖位于黎香湖镇南湖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优良的避暑康养度假项目。近年来,黎香湖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进“候鸟式社区幸福倍增计划”,探索实施“三同心”工作方法,助力项目业主与当地村民和谐相处、交流交融,一幅共建共享、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画卷在黎香湖畔徐徐展开,中海·黎香湖也先后斩获“中国最美休闲度假小镇”“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等殊荣,连续三年荣登全市康养度假大盘销售第一名。

  聚拢候鸟党员

  同心同德打造红色引擎

  同其他避暑康养度假楼盘一样,中海·黎香湖具有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季节性强等特点,淡季时入住率低、不足500户,暑期旺季时入住率则超80%、近2000户,且多为“平时一老一小、周末家人小聚”模式。

  “名为社区,其实没有社区自治组织,而是一个由物业管理、游离于所属的南湖村村民委员会之外的‘候鸟式’社区。”黎香湖镇副镇长李毅介绍,类似小区的治理既面临服务型、管理型矛盾纠纷,也面临“陌生人社会”的低融合性、“候鸟”来袭时的服务供给不足等难题。

  想要治理好类似的“候鸟式”社区,关键还是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为此,黎香湖镇积极推动重庆中海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整建制转入黎香湖镇党委,并通过“敲门行动”摸清业主及其家属中的党员人数,积极动员87名居住时间相对较长的党员以“流动党员”身份加入该党支部。

  同时,精心打造“红色驿站”党建阵地,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为“候鸟”党员营造良好“栖息环境”,让党员活动有场所、学习有地方、参与有平台、身份有归属,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人员保障。

  凝聚众人之智

  同心同向成就精治同盟

  “农贸市场都是临时摊位,遇到下雨就麻烦了!”日前,业主林心治通过微信群向物业反映情况。原来,中海·黎香湖在小区侧门设置了潮汐农贸市场,既方便小区住户购买新鲜蔬菜,也为当地村民销售农产品提供了固定场所。最近天气变化大,时晴时雨,为村民卖菜带来诸多不便,林心治便向物业建议在摊位上增加遮阳挡雨设备。

  “爱提意见”的业主不只林心治一个。黎香湖镇坚持“基层治理关键在人”理念,按照党建统领网格治理“1+3+N”模式,指导该党支部配齐配强网格治理团队,并着重在N力量挖掘上下功夫,从而实现“自己的社区自己管”的基层自治局面。

  一方面,广泛联系水电气讯等相关企业,落实“点对点”工作人员进入业主QQ群、微信群等群聊平台,实现业主关切一键直达、及时响应。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同业主中的党员、能人、贤人、热心人的密切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建立“黎香人家议事厅”“法学会会员工作室”等,为社区高水平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此外,黎香湖镇还精准把握“一老一小”群体特征需求,与山城老年大学、团区委、公安机关等合作,围绕健康生活、亲子互动、防骗反诈等主题,走进中海·黎香湖开展专题讲座、经验分享、暑期课堂等;调动业主积极性,围绕社区党建、乡村振兴、助学助教、政企联谊等主题,开展春耕助农、安全教育进校园等活动,打通业主融入当地的“最后一米”。

  举办丰富活动

  同心同行促进和谐共融

  今年8月,黎香湖畔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渝南水乡·黎香唱晚”夏季村晚活动,当地5个村(社区)村民、中海·黎香湖业主、重庆市农业学校学生共同表演了舞蹈、杂技、魔术等精彩节目,为游客和群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乡村文化盛宴。

  黎香湖镇十分注重避暑康养小区与当地村(社区)的有机结合,鼓励并引导中海·黎香湖业主参与到当地村(社区)的活动中来,如共同举办文化节庆、体育赛事等,这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与融合。

  同时,发动小区业主建立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当地的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公益慈善等活动,为基层治理燃烧余热、赋能增效,有力增强了“候鸟”居民与原住民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我把黎香湖当作第二个故乡,能发挥自己的余热为这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非常高兴。”业主毛永红以流动党员的身份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并经常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参加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参加课外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此外,黎香湖镇特别重视小区业主与当地百姓之间的和谐相处,通过定期组织座谈会,搭建了一个双方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彼此的声音能够被听见和理解;成立调解委员会专门处理双方可能出现的矛盾和纠纷,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公正及时的处理。

  “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党建+’的模式和内容,更好地实现人员有效管理、社区有机融合、群众和谐相处,为促进避暑康养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李毅说。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