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笋林里巡逻。
□ 记者 盛余多
金秋时节,又到了金佛山一年一度的采笋季,靠山吃山的笋农们纷纷走进茂密的山林里,去采收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同样走进金佛山的,还有区公安局食药环支队“金山 卫士”生态警务站的生态警长们。他们紧紧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质量发展目标做实生态警务各项工作,积极探索“专业+机制+大数据”生态保护新模式,牵头打造生态保护共同体,重拳打击生态违法犯罪、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积极开展巡山护林、保护野生动物,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和谐统一,用心用情演绎人与青山两不负的生动故事,积极践行“金山卫士”守护一方绿水青山的职责使命。
厚植生态理念
探索保护新路径
生态警务,就是把公安工作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发挥公安优势,打通部门壁垒,联合各方力量,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实现保护生态和促进发展“两手硬”。拥有七项国家级桂冠,并以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生物多样性入列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金佛山,无疑是南川公安践行生态警务的首要战场。
近年来,食药环支队在深入推进“山林警长”制度基础上,融合生态环境保护各项职责,因时因势提出培育“金山卫士”品牌,联合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区林业局、区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在全区建立区、镇、村三级生态警长队伍,推进生态警务“站室点”一体布局,在金佛山核心区域打造“金山卫士”生态警务站,在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警务室6个、生态警务联勤点27个,与贵州省道真县、桐梓县联合设立边区生态警务联勤点2个,积极探索一条金佛山生态保护精管善治的新路径。
“现在山上人多,一定要管好采笋工人,不要在林子里抽烟,生火做饭要遵守用火规范,灭火器也要经常检查以防万一。”9月12日,在位于金佛山中海拔地区的笋厂里,生态警长李宗明正带队开展巡林,并为笋厂负责人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当前,我区方竹笋林超过10万亩,每年采笋季都会吸引超过1万人进山采笋。为了节约时间,笋农们大多选择在山上“安营扎寨”,每天劳作在林间、吃住在山上。因此,加强日常管理、治安防范和防火宣传就成了生态警务站在采笋季的必修课。
“林子里面不要乱走,踩到竹笋村民会心痛,走路跟着他们的脚印走;到了笋棚记得检查灭火器,压力不足的一定要提醒他们更换……”58岁的李宗明是“金山卫士”其中一员,2020年从森林公安转战区公安局食药环支队,他凭借30多年的林区工作经验成为“金山卫士”生态警务站公认的“老大哥”,每年采笋季都会带队进山巡护,还承担起传帮带的重任。
为了强化方竹林管理,生态警长们还定期进驻笋山开展工作,严厉打击盗窃竹笋、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及时调处笋林纠纷,从根本上维护笋山秩序,保障广大笋农切身利益,确保采笋工作和谐有序进行。
如今,笋农中的大户每年可收入二十多万元,普通人家一年采笋也能挣几万元钱,这片生态警长们用心用情呵护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银山”。
加强警民联防
构筑共治新格局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金佛山山高、林密、人稀,唯有发动各方力量参与,才能有效填补生态保护的盲区和死角,打通生态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多点布防、串珠成网的护林网络。
区公安局紧扣生态警务工作要求,积极发动群防群控力量,联合村社干部、护林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探索“1+1+N”机制(即1名民警、1名警务助理、N名社会力量),建立“生态义警队”12支60人,在生态警长带领下开展巡山护林、森林防火、普法宣传等工作,提升林区治安掌控力,全面防控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有效震慑涉林违法犯罪。
“老刘,我们去看看银杉林周边的情况。”近日,生态警长罗京来到金佛山南坡,叫上护林员刘伟等人一起去山里巡逻。在金佛山密林深处,生长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最近连晴高温,生态义警队放心不下银杉,便时不时上山巡护一番,确保“植物大熊猫”安全。
巡逻过程中,队员们分工合作对金佛山上的森林资源进行巡查,包括森林资源状况、野生动植物保护情况、森林防火措施落实情况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向笋农和游客宣传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和法律法规,发动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森林资源,践行“两山”理念。
日复一日的宣传,年复一年的照料,金佛山上的村民早就对保护野生动植物有了深刻的共识。“过去发现盗猎盗采盗挖,我们都打电话找林业站。现在除了自己上山巡林,还发动群众参与,齐心协力共同守好这一片林。”刘伟说,加入生态义警队后,他时常带着热心村民上山巡护,大家都相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必定不负人。
“与大山为伴、与树木为伍、与野生动物为邻”已成为生态义警队队员们的日常,也是南川公安保护金佛山的一个缩影。他们一代一代接续努力,把青春铺洒在绿水青山,以忠诚护卫金山银山。
坚持打防并举
汇聚共护新合力
金佛山是濒危、特有、孑遗物种富集的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被誉为我国珍贵的生物物种“基因库”。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这片宝库有时也会成为盗猎野生动植物不法分子的觊觎之地。
去年3月,区公安局接生态义警队队员反映,有人在金佛山北坡、南坡一带捕鸟。民警迅速出击,一边展开侦查,一边通知生态警长、义警队员赶赴现场查看,很快锁定嫌疑人位置,当场抓获3名嫌疑人并查扣一辆小轿车,从车上搜查出遥控器1个、扩音器2个、鸟网2副、笼子6个和20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鸟。
该案的迅速告破,是生态警务机制高效运行的真实体现,也是“金山卫士”同心协力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为提升对金佛山珍稀动植物的精准保护力度,南川公安积极探索构建“日常巡查—线索上报—信息流转—反馈评估”闭环管理机制,对所有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实施网格化管理,精准打击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农用地、生态环境等领域的违法犯罪,保护生态环境。
不仅如此,区公安局还将警航技术运用到生态保护领域,利用无人机速度快、视野全、覆盖广、信息传输及时等优势,搭配步巡、车巡构建“空地一体、警地联动”智慧防控体系,全天候无死角保护生态资源;充分运用卫星通信系统和各类前端感知设备,将金佛山及周边重要部位的监控接入公安视频专网,打造集“警力巡逻+视频巡防+无人机巡检”于一体的多维立体巡护网,大幅提升预警防范、应急处突、侦查取证和森林防火的能力水平。
成功侦办全市首例倾倒石棉危险废物案件,获公安部挂网向全国推广;成功侦办全市首例破坏自然保护地案,为推动该罪名的立案追诉标准和司法解释出台提供了实践基础,为全市公检法机关办理该类案件提供了蓝本;成功侦办部督“4·29非法采矿案”“4·1污染环境案”……
不断完善的机制、各方力量的支持、高新科技的运用,让区公安局开展打击破坏生态犯罪行动提质增效。近三年来,已累计侦破涉生态环境保护案件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4名,实现了“办理一案、震慑一片、净化一域”目标,生态警长们用忠诚守护绿水青山,用勇毅捍卫生态家园,用柔情呵护万物生灵,书写了一幅生态文明的平安答卷。
(图片由区公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