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邓的
时间无言,实干有声。
走进东城街道,项目建设热潮涌动,企业生产马不停蹄,工业经济、物流园区绘出“昂扬曲线”;城市更新不遗余力,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母城”焕发勃勃生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环境稳定和谐,幸福感溢满家园……处处呈现出经济向好、发展向新、民生向暖的生动景象。
今年以来,东城街道辖区内63个重点项目强力推进,1.5万个市场主体活力满满,13个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推进有序。1~6月,该街道3项主要财税指标跑在全区前列,实现全口径税收1.1亿元,其中区级完成4545万元,占全年任务的50.33%,实现“双过半”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5%,工业投资增长90.1%,限上批发零售额增长7.1%,限上住宿餐饮营业额增长10.5%。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
锚定目标、聚力攻坚,东城街道正以奋进之姿奔跑在高质量发展路上。
服务发展——
东城“三度”引来投资客
“真的感谢你们,这1000万元就是及时雨,让我们渡过难关,现在还实现每月增产200多万元。”7月15日,重庆大方向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冯源斌在东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远雯走访企业时感激不已。
重庆大方向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东城街道东金华社区商贸物流园区,几个月前,该公司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一筹莫展时,冯源斌想起了东城街道那句“有困难找我们”,便向东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相关负责人求助。了解情况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直接请来了区宏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及区内部分银行上门为其服务,并制定了相应金融方案。今年4月,该公司在农商行南川支行的1000万元贷款正式落地,解了燃眉之急。
“很多事情都是东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安排专人主动上门为我们服务,流程也很简化,服务很暖心。”冯源斌感叹,这几年,东城街道的营商环境、服务理念越来越好,在这里干事创业非常有信心。
同样位于商贸物流园区的金佛特产超市游人如织。看到如此红火的生意,超市总经理甘校光认为这离不开东城街道提供的热心服务,他用“三度”总结了东城街道给他的感受。
甘校光介绍,从去年9月东城街道招商到超市开业不到半年时间是“东城速度”;主动上门办理手续、帮助协调物业资产、协助装修等是“东城温度”;每周都有人打电话、每月都有人上门,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不走过场是“东城态度”。
数据显示,该超市自3月18日试运行,截至6月30日,解决就业200余人,通过市场运营,导入来自华东、华南、东南沿海、东北的游客近10万人,全区合作酒店总用房44470间,过夜游人数88941人,客均消费620元,输送金佛山景区游客45000余人。
“见微而知著,仅从一个项目就能品见,拼经济其实就是拼改革、拼服务、拼速度、拼温度。”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永红说。
东城街道既是我区工业发展的阵地,也是我区市场主体发展的摇篮。近年来,该街道坚持把推进项目、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贯通穿透落实。
今年来,东城街道坚持班子成员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对63个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赋能管理、打表推进,抽调40名机关骨干力量下沉一线,全力服务保障页岩气勘探开采、风电、光伏发电、渝湘高铁南川北站综合智能交通枢纽中心工程等项目如期推进;协调推动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各类项目建设,保障昌达智慧物流园、大方向智慧物流园、黄泥堡地块开发、超群汽车轮毂项目(二期)等项目在辖区顺利落地入驻;及时制止违法建筑85起,组织拆违13次,拆除违建面积903.3平方米。依托东城全国“四好”商会平台,推行企业轮值制度,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主动服务辖区市场主体,搭建专班深入企业帮助企业破解资金、资源、土地等要素制约,加强对辖区内所属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积极践行“企有所呼、我必有应”,落地落实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城市10条措施,1~6月,该街道共进行协调服务28次,协调服务率达100%。
基层治理——
烦心事儿有人管
金山丽苑小区位于东城街道灌坝社区,是我区最大的还建房小区,处于城郊接合部,有17栋、3500户、近1.5万人,规模大、密度高,租户多、空巢多,过去治安复杂、矛盾丛生、信访不断。为此,灌坝社区探索找骨干力量、找群众需求、找措施办法,矛盾纠纷必到、困难诉求必到、大病住院必到、“微家”需求必到、突发事件必到等“三找五必到”工作法。
最近,该小区刚刚解决了长达10年的“心病”。
事情要从2014年说起,当时金山丽苑小区12栋和13栋建设尾声时,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导致12栋、13栋房屋扫尾工程未能完成,585户居民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加上开发商各类债权债务纠纷致使部分房屋被多轮查封,业主迟迟不能拿到房产证。事情发生后,居民找到了社区和街道。该街道一方面发挥社区基层党建治理优势,安抚好居民,另一方面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早日解决居民问题。
2022年底以来,东城街道将金山丽苑小区未能办理房产证列入民生攻坚目标,联合多个部门成立办证工作专班,积极争取各种资源,千方百计为业主解除多年来的“心病”。同时通过发挥办证专班的优势,依托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先易后难、减免费用、解决遗留问题等方式,分批办理房产证。截至今年6月底,第一批、第二批办理的323本房产证已分发到居民手中。
一直以来,东城街道坚持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从群众需求出发,探索实施网格化治理模式,在制度建设上不断发力,解决了诸多疑难杂症,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以皂桷井小区为例,该小区是典型的老旧非物管小区,隶属皂桷井、长亭、鼓楼坝三个社区管辖,长期存在“谁都可以管,谁都没法管”的难题。
为破解治理“老难题”,三个社区进行资源整合,跨社区联建,构建了“1+3+X”的组织架构。1即组建左邻右舍书记工作室,3即3个社区党委,X即多个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同时通过成立睦邻党支部、党群小家、红色物业等,实行包点、包户、包楼栋任务。搭建“统筹平台”,变“不知该谁管”到“大家商量管”;搭建“代办平台”,变“不知在哪儿办”为“在哪儿都可以办”;搭建“楼栋平台”,变“不知谁来管”为“什么都可管”;搭建“互助平台”,变“陌生人”为“好邻居”……通过建体系、搭平台、强队伍、化矛盾等举措,努力推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新局面,让社区居民安居乐业,收获专属于自己的个性服务,找到归属于自己的美好幸福,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东城街道积极推广基层智治体系应用,将街道“人、房、地、事、物”等要素全部纳入“141”基层智治体系管理,有力有效抓实年度目标跨板块调度、阶段性推进、流程化落地。街道皂桷井社区袁军、鼓楼坝社区曾红2名社区党委书记获“南川区担当作为好支书”荣誉称号,灌坝社区党委书记杨勇获“重庆市担当作为好支书”荣誉称号。
城市更新——
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迎来暑假,花果小区的程军耀小朋友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吃过晚饭后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家楼下骑自行车。但在去年,这还是一件“奢侈”的事。
花果小区位于东城街道灌坝社区,是一个老旧非物管小区,从程军耀会骑自行车开始就只能在小区花园中间逼仄的一条小道上骑五六米,想好好“兜”一圈根本就没有条件。
去年,随着花果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实施,小区将过去无人打理的花园改建为小区停车位,规范了小区道路,并对小区里的消防设备升级换代、地下管网规范整理,设置了垃圾分类处,不仅解除了不少安全隐患,更让居民幸福感大大提升。
“我们D栋1单元还加装了电梯。”花果小区居民陈立德今年已经76岁了,自从加装了电梯,他觉得出行更加方便了,他告诉记者,他们一栋楼23户,不少家里都有老人,过去很多不爱下楼,现在都时常出来逛逛。
花果小区的改变是东城街道城市更新的生动注脚。
东城是南川“母城”,也是发展较早、城市建设相对滞后的区域。近年来,东城街道通过优化升级公共空间、盘活闲置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风貌品质、引入新的经济业态、打造多元消费场景等举措,加快推动老旧小区、街区、商业区等改造提升,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安全舒适、管理有序、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空间,激活城市“新生”。
从数据看变化:2023年,东城街道以“创文创卫”和“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完成6处经营性自建房整治,投资300余万元改造升级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成回收公司家属院、花果小区、南川中学家属楼等12栋房屋、19个单元、6.0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受益群众292户、约1300人。完成金山丽苑消防设施整改任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包括消防扑救场地建设、消防控制设备、联动系统、加压设备、发电装置及喷淋、报警系统整改。完成世纪广场高大树木的修剪和渚堰塘社区河畔清风小区路面坑洼的整治,着力提升城市“颜值”,改善人居环境,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上半年,东城街道持续聚焦城市更新加力提质。全力推进硫铁矿家属院、北街农贸市场片区、花果小区二期等多个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项目总投资金额1200万元。聘请保洁员对辖区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非物管小区共计69.1万平方米的清扫面积进行清扫保洁全覆盖。1~6月,累计清理“牛皮癣”共计2000多张,整治乱堆乱放80余处,清掏化粪池2个,疏通污水管网、沟渠4条400余米,清理暴露、建筑垃圾等50余车,城乡接合部公路边沟整治300余米,推动城乡环境持续提升。下半年,街道还将继续投资4200万元,实施皂桷井片区、兴荣大厦片区、教师村片区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下一步,东城街道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1343”总体思路,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推动南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郊区新城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