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融媒讯 6月26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对接服务活动(南川专场)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举行。
本次活动以“逐梦新重庆、圆梦新未来——才涌向南、海纳百川”为主题,旨在搭建地方、高校、企业、学生多方对接平台,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渠道,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留南来南就业创业。
“南川是一片宜居宜业的热土,能够为所有来南川就业的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期待在南川与大家再相会。”南川专场内容丰富,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对接服务活动环节,两位毕业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目前正在南川工作发展的留渝就业高校毕业生代表围绕“我在南川工作”主题,分享了自己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心路历程,介绍了南川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就业扶持政策,热情邀请学弟学妹们到南川就业发展。
为了提高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区人力社保局、重庆隆富远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现场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签订了就业创业合作备忘录、校企对接就业创业协议,通过建立工作研讨、校企合作、就业创业活动、信息互通、访企探岗交流等机制,合力打造毕业生就业基地等举措,进一步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南来南就业创业。
活动当天还举办了现场招聘会、创业分享会、职业指导培训会等活动。现场招聘会上,我区16家企业为高校学子提供了174个岗位,包括教师、护士、成本会计、电商专员、商务经理、内外贸跟单员、产品设计师、质量技术员、食品质检员、测绘工程师、质检工程师等,共收到91份求职意向书。
在创业分享会和职业指导培训会环节,创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师和来南大学生创业者为高校学子们进行了就业创业指导,分享了创业故事,并介绍了南川创业孵化基地基本情况和“免费工位、一次性创业补助、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诚挚欢迎大家到大学生创业者的热土——南川,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近年来,区人力社保局深入贯彻落实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2023年,全区吸纳留南来南青年群体就业2603人,其中市外户籍228人。2024年1至6月,全区城镇新就业9606人,其中16~35岁青年群体3786人,青年群体占城镇新就业的39.41%;大专以上学历1440人,占青年就业群体的38.03%。
区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主任曹明君表示,将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开展引才引智活动,进一步推动我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引、育、留、培、服”工作,让人才更好地留在南川、爱上南川、扎根南川、深耕南川。
相关新闻
创业就业政策推荐
部分创业扶持政策
免费工位促创业。南川区现有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4个,可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创业工位50个。同时,可免费提供事务代理、创业指导、融资对接、信息咨询等创业孵化扶持服务。
一次性创业补助政策。对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首次创办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正常经营1年以上3年以下(以申报时间计算,申报时仍然存续),吸纳劳动者就业并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申请时正常参保且未欠缴社会保险费,每带动就业1人(含小微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者)给予2000元补贴,最高不超过8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助。
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高校毕业生创办个体工商户可申请最高30万元,创办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符合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借款人合伙创业的,可申请贷款额度上限为33万元/人、合计上限为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按季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期限单次不超过3年,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期限单次不超过2年。对按期还款、信誉良好的,创业担保贷款到期后可继续申请贷款及贴息支持,累计次数不超过3次。
“渝创渝新”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对毕业8年内高校毕业生来南川创办企业或者是企业合伙人、个体工商户,未被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无违法犯罪记录,有半年以上企业经营流水,带动就业3人以上的,优先推荐参加“渝创渝新”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根据其创新引领、带动就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等,分别评选出一等、二等、三等大学生创业项目,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和2万元资金资助。优先推荐参加“中国创翼”“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等各项赛事活动,优先纳入重庆市创业联盟项目库,优先参加“渝创渝新”创业加速计划暨导师服务团活动,并提供导师帮扶、交流展示、资源对接、项目路演等帮扶。
岗位需求简介
今年1至6月,全区共发布招聘岗位1.68万个,同比上升15%。从学历要求看,专科及以上学历岗位需求占比14.31%。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占比39.33%、居民服务业占比19.15%、批发零售业占比15.52%、租赁商贸服务业占比12.81%。从薪酬水平看,岗位平均工资4524元/月,月薪1万元以上的岗位包括销售副总监、产品设计师、研发工程师(结构件设计)、项目经理、质量工程师、工艺主管、体系工程师、测绘工程师、技术主管、航摄遥感工程师、GIS开发工程师、会计师、信息分析师、销售工程师、平面设计工程师等专业人才。
具体工作岗位,可关注“一职等你”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我在南川工作主题分享
宜居宜业的南川欢迎你
——留渝来渝高校毕业生王汕月
2020年,我毕业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护理专业,离开象牙塔,走入了社会。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独立面对最重要的抉择,内心充满迷惘和无助:一方面,我满怀壮志想去往大城市奋斗,却又担心离家太远,孤立无援;另一方面,我想回到家乡陪在父母身边,却又担忧家乡的就业机会少。
正当茫然无助的时候,我得到了学院辅导员、就业指导老师的指点,也得到了家乡南川区就业和人才中心的帮助,他们认真分析了我的专业技能、特长及南川的就业环境,给了我职业发展建议,还推荐我到重庆宏仁一医院应聘。
后来,我如愿以偿留在了南川工作,并在单位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下,迅速适应了工作环境和岗位,逐渐从刚出校门的职业小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业护士。取得这些成绩,我要感谢母校传授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感谢南川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医院给我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
最后,我想给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建议:大家找工作时要主动和老师、就业服务机构、各类企业多沟通多交流,捕捉信息、瞄准定位,这样才能找到心仪的工作。说到这,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故乡南川,这里离重庆中心城区非常近,高速公路只需1小时车程,高铁开通后只要15分钟;这里山清水秀,气候适宜,是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这里就业环境良好、创业氛围浓厚,能够为所有来南川就业的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是一个宜居宜业的美丽城市,期待在南川与大家再相会。
选择南川 走进南川
——留渝来渝高校毕业生任禹潼
我是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现就职于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南川区税务局。母校“厚德笃行,求真创造”的校训深刻地影响并指引着我的人生方向,同时也激励着我在工作中不畏困难、努力前行。
两年前,我和大家一样抱着对未来的希冀和离别的伤感走出了校园,有几分成熟、几分茫然。两年后,我重新回到熟悉的校园,想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和大家分享这些年学习生活的感悟。
首先要心怀感恩、服务社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其次要求知若渴、终身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和完善专业知识技能,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要调整心态、勇于尝试,不因为顺境或巅峰趾高气扬,不因为逆境或低谷垂头丧气,勇于面对未知和困难,敢于走出舒适区,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今年是我在南川工作的第二个年头。提到南川,不免让人想到“南方如初佛地,巴蜀第一名山”的金佛山,这里金山凤水相环绕、人与自然深融合,是一座宜养、宜居、宜游的“三宜”之城。近年来,南川区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抓实创新创业服务,助力相关产业发展;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帮扶政策落地,真正将“人才强区”作为首要发展战略。在此,我代表工作在南川的学长学姐,欢迎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选择南川、走进南川,一起携手书写建设现代化新南川的时代篇章。
“创业分享会”
在创业热土上奋斗筑梦
——瀚羽体育创始人张瀚林
我叫张瀚林,重庆长寿区人,2022年毕业于长江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在在南川区开办了瀚羽(重庆)青少年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经过多年发展,我的公司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专业的教练团队,建立了南川区首个符合国家标准的赛事级羽毛球运动场所,并成功孵化出“专业竞技”“职工运动”“后备选拔”三条赛事策划线,成为南川市民健身锻炼的优选之地,为南川全民健身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也实现了我的创业初心。
有人想问,创业难不难?肯定难!场地选址、资金筹集、团队建设,每个问题都是我读书的时候没遇到过的。创业初期,我和合作伙伴租了一个小场地开展教学,勉强维持着公司的运转。但是随着时间发展,市场波动、客户需求、资金维持等问题一个接一个出现,团队也开始出现矛盾,事业一下进入了低谷。
这个时候,我经人介绍参加了南川区人力社保局的创业指导课,让我明白了创业一定要学会管理,同时要把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职能划分清楚。在创业导师的帮助下,我的公司开始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还参选了2023年重庆市“渝创渝新”创业启航计划,获得了三等奖和奖金2万元,这让我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了信心。
南川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城市,正在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现代化郊区新城,是年轻人创业的热土。同时,南川区不断整合部门力量打好“组合拳”,出台招才引才系列政策,为创业者提供精准服务,多措并举激励青年人才来南留南干事创业。我相信,这片热土不只属于我,也属于在座的每一个人,这里优越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是大家实现创业梦想的最优选择,我期待和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在南川,相遇在创业创新、奋斗筑梦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