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写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
发布时间:2024-05-11 15:35:04 来源:
新闻摘要:

  

  输液、打针、发药……这是大众对护士工作内容最普遍、深刻的认知,但他们的工作不仅限于此。

  他们,用心聆听患者心声;他们,为患者按摩一个小时;他们,帮助危重患者如厕洗漱;也是他们,在疫情面前自告奋勇挺膺担当……他们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我们一起去感知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

  王雪娇

  磨炼技能,守护孩子周全

  王雪娇是区人民医院儿内科副护士长,主要分管儿科门急诊。

  从事护理工作的18年里,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一名护理管理者,一路走来,她始终如一饱含勤恳好学的热情,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专研、磨炼技能,只为守护患儿周全。

  儿科的综合性强,涵盖了内、外科各种疾病,对护理技术的要求更高。她告诉记者,只有不断务实求真,虚心学习,扎实了解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症病人的护理知识,并熟练掌握儿科病人抢救、治疗、护理操作规程以及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才能最大限度保障病患安全。

  每当遇到穿刺困难或危重患儿抢救时,她始终站在第一线。攻克了血管隐匿的肥胖患儿静脉穿刺技术的她,被患儿家属亲切地称为“王一针”。

  回想起多年前的一次抢救经历,她记忆犹新。彼时的她正在为即将出院的一岁龄患儿行静脉穿刺,在操作过程中,原本哭闹的患儿忽然安静了许多。凭着以往经验,她很快意识到情况不对,经查看,发现患儿出现全身发绀、呼吸停止、心跳微弱等症状。她初步判断患儿出现“痰液栓塞”,于是立即对患儿采取机械吸痰处理,慢慢地患儿恢复了正常呼吸和意识,转危为安。

  “如果护士的急救技能不过硬,或者没有预见性,缺乏经验积累,又或者面对即将出院的患儿有丝毫大意,就会错失抢救黄金期。”王雪娇说,此后她便经常把这个案例分享给更多年轻护士,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到儿科疾病发病急、变化快的特性,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磨炼技能,精益求精。

  辛勤耕耘十八载,她品尝了患儿家属感激时的甜,愧对自家孩子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家属责难时的辣……五味杂陈,但她依旧内含满腔热情,坚守岗位。她说:“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职责,这是他们的使命。”

  金江婷:

  生命脆弱,需要用心守护

  在重症医学科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日夜兼程,用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爱延续生命之光。

  作为该科室护士的金江婷,她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用心护理每一位病人。

  金江婷的工作内容包含了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诊疗护理以及协助患者大小便、洗漱等。9年临床工作经验,从刚入职时的多科室轮岗,到后期“双选”落脚重症科,她从未后悔过。“重症医学科虽然辛苦,但可以学到扎实的技术,有能力帮助更多人,很值得!”金江婷说。

  她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乎患者的生死,于是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她努力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在工作中,她认真学习科室新业务新技术,如ECMO、人工肝、CRRT、鼻空肠管等相关知识,并将其归纳总结,确保自己在临床应用时,能够熟练操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金江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最美护士”。她不仅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还有一颗善良的心。曾经,一位病人被送到科室时,带着一个2岁的孙女,小女孩因害怕在旁边一直哭闹。为了安抚小女孩,她将自家孩子的玩具带来给她玩,并抱着安抚。

  “护士的职责不仅是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心理疏导也是恢复的一部分。”金江婷说。几年前,一位阿姨入院后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拒绝配合治疗。她和同事细心观察到,每到探视时间,没有一位亲人去看望她。于是,她们主动和阿姨沟通了解其需求,动员亲属来看望她。通过协调沟通,阿姨心情逐渐好转,开始配合治疗,人也开朗了许多,还为护士们唱歌、点赞。

  “在这里见惯了人情冷暖,也体会了生命的脆弱,他们需要我们用心去守护。”金江婷说,“我会继续努力,为危重患者护理尽自己微薄之力。”

  舒佳玉:

  做一名有温度的护士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1年,从给予患者医学护理,到践行患者人文关怀,她一直保持学习态度,努力当一名“有温度的护士”。

  她是区人民医院骨科护士,该院第九届“最美护士”称号获得者舒佳玉。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病人在接受身体治疗的同时,心理健康护理同样重要。2021年舒佳玉从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进修回来后,根据所学新知,在科室创立了“叙事护理”小组,工作内容主要为聆听患者故事,找准患者不良情绪的导火索,及时和患者家属沟通协调,帮助患者摆脱消极情绪困境。

  几年前,她所在科室收治了一位老人,由于家庭原因,该患者和其女儿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住院后,患者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多到院里陪陪他。舒佳玉和同事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到患者女儿,把父女双方碍于情面难以说出口的话,以第三方的身份互相传达,希望缓和其家庭矛盾。

  后来,舒佳玉自己掏钱买了一束鲜花送给老人,说是“女儿送的”,而这位父亲也想着为女儿准备一顿好吃的。“他们好久没有在一起过年了,就是那一次,他们父女在科室病房里一起跨了年。”舒佳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面带微笑。

  日子久了,舒佳玉与病患之间的感情渐深。有时候走在大街上,被一位阿姨亲切地招呼“诶!这是小舒。”她告诉记者,那个时候的她倍感欣慰,也很高兴,因为能够被曾经照护过的患者记住。

  舒佳玉所在科室收治的患者中老年人占了90%,“他们大多平时缺少家人的陪伴,”舒佳玉说,“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应该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爱心和耐心。”

  除了做好院内的本职照护工作,她还会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小组成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到敬老院或社区开展义诊活动,为空巢老人提供健康护理宣教。她说,她会把“叙事护理”继续做下去,运用自己所学专业技能帮助到更多人。

  吴彦辉:

  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不足挂齿

  2015年,吴彦辉回到区人民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7年时间内,她先后在呼吸内科和肾内科待过,两年前由一线转行政管理岗,凭借工作努力和优异成绩,吴彦辉获得该院第九届“最美护士”称号。她说,虽然目前已经调离临床岗位,但是一线工作经历于她而言,弥足珍贵。

  步入临床一线工作之初,吴彦辉干得并不顺当。因为技能不娴熟会惹来病患家属的责备,在压力面前,她苦闷过,也哭过,甚至有了“想放弃”的念头。但她一直秉持想把技术练好的决心,主动和护士长沟通,每天抽空反复练习,技术有了很大突破,最终被病人和家属认可。“任何事情只要愿意去学,踏出那一步,很多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吴彦辉说,很庆幸,当初遇到困难时自己没有放弃,坚持了下来。

  当她还在肾内科当护士时,每天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为患者做血液透析。其间有一位肾衰竭病人,有一次要做时长约8个小时的透析治疗,但过程中患者小腿肚出现了抽筋症状,由于其家属没在身边,她便为患者按摩腿部1个多小时。

  吴彦辉回忆,后来该病人的家属想要找其表达感谢,但她觉得这就是护士的本职工作,不值一提。“自己的工作能够收获病人及其家属的肯定,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她说。

  转岗后的吴彦辉要负责全院临床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管理和指导,工作状态发生改变。她说,无论是以前的护理病患,还是如今的质量管理,出发点都是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个优质、安全的照护体验。

  “现在的我会思考更多东西,学到一些新技能。这应该就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吧。”吴彦辉说,她之所以能够坚守护理行业多年,和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会珍惜眼前,践行护士人文关怀,落实人文护理,严把护理质量与安全关,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见习记者王婷婷)

  后记

  坚守初心,温暖你我

  护理工作是“360行”中的普通职业,从事护理工作的他们也是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人。

  他们面对的,是初入职场时,工作时间昼夜颠倒的身体不适;是忙于工作分身乏术时,无法照看家人的无奈;是用小小身躯抬起病患的体力不支;是见惯病痛生死后内心的淡然和柔软……

  在临床一线,正是因为他们无数个日夜的坚守,病人身体上的疼痛得以减轻,心理上的阴霾得以挥散,是他们用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践行“救死扶伤”的初心,温暖着无数个“你我”。

  护士节,致敬白衣天使!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