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肖勤为文学爱好者分享创作经验
发布时间:2024-04-25 09:23:56 来源:
新闻摘要:
1111

  肖勤向文学爱好者分享写作技巧。记者 聂灵灵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聂灵灵)4月22日,“文学照亮生活”——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作家肖勤走进南川,与我区200余名文学爱好者相聚一堂,共享文化盛宴。

  肖勤是鲁迅文学院第十二期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守卫者长诗》《水土》《血液科医生》《迎香记》《外婆的月亮田》等,中短篇小说集《丹砂》《尘世间小小的灯》《霜晨月》。小说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级文学奖——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以及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选刊全国年度小说奖、民族文学全国年度小说奖等多个重要文学奖项。

  课堂上,肖勤围绕“扎根生活和大地写作”为题,根据自己的文学创作经验,分享了怎样写好小说。肖勤告诉我区文学爱好者,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方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扎到复杂或美好、悲凉或温暖的人世中去,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同时,她还向在场的文学爱好者重点讲述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

  水江中学归望文学社指导老师朱洵也带着学生前来聆听了此次写作分享课,他说:“阅读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奠基石,更是青少年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将结合肖勤老师讲授的方法,带领学生正确阅读、积累知识,发挥好文学社作用,办好校园读物,让更多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展现自己。”

  活动现场,肖勤还与文学爱好者现场互动,探讨交流文学创作心得。“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在学习和写作之间找到平衡?”“能否分享一下您在构思小说结构时的思路和技巧?”……面对文学爱好者的提问,肖勤一一耐心作答,将自己的创作经验与大家分享。

  “我特别赞同‘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的说法,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从生活而来的有温度、有情趣、有思考的文学作品。”青年文学爱好者陈放平说,听了肖勤老师的讲课自己受益匪浅,进一步领悟到文学创作“山脚、山腰、山顶”三重境界的关系,更认识到文学创作不光要埋头写,还要注重阅读积累和到生活中去捕捉提炼,紧跟时代脉搏和写作素材,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活动中,肖勤还向区文联、区图书馆、区作家协会、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及部分学校赠送《守卫者长诗》《血液科医生》《外婆的月亮田》等自己的代表作品。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