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民声”惠“民生” 聚“民智”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4-01-25 11:20:18 来源:南川网

汇“民声”惠“民生” 聚“民智”解“民忧”

——区政协2023年工作综述(下)

  

  金华体育公园内,市民或休闲散步,或挥汗如雨,享受运动乐趣;风光如画的三泉镇风吹村群山之上,一架架“大风车”高耸入云,我区风电总装机将达到42.83万千瓦,同时带动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围绕“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构建起5个民宿集聚区……

  2023年,“提案故事”精彩纷呈。区政协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导向,以政协人辛苦指数换取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线协商”聚共识解难题

  对优化区妇幼保健院门前斑马线、智慧小区等4个议题进行协商,开展6次东街龙门阵,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条……这是过去一年,东城街道灌坝社区“渝事好商量”协商工作室的部分工作。

  去年,区政协着力探索政协协商向基层一线拓展、向界别群众延伸,培育厚植协商文化,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充分利用界别委员工作室、“渝事好商量”、“名誉村主任”等基层工作平台,推动政协协商进园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引导广大委员下沉基层一线、到群众中去,牵头开展微调研、微监督、微协商等履职活动,传递党的声音、听取群众意见、协商解决问题,形成“政协在身边、服务在眼前”的群众有感新格局。

  助力破解基层难题。一年来,委员们开展基层协商活动90余场次,报送专题纪要、建言报告和反映社情民意29篇,有效促成区妇幼保健院门前斑马线设置、龙济桥社区2000多户居民产权证办理、金龙村100多户土地流转费兑付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一线解决,助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赢得群众普遍赞誉。

  深耕厚植协商文化。联合团区委在区青少年宫建立协商民主教育实践基地,组织政协组成单位及教育界委员开展青少年模拟提案、调研议政、反映社情民意等系列研学活动,引导青少年近距离、多维度、沉浸式感受人民政协协商制度优势,播下协商种子、厚植家国情怀、树牢制度自信,南川“青少年社情民意观察员”入选全国十大创新案例。

  “社情反映”提质量见成效

  漫步在凤嘴江滨河步游道,让人身心愉悦;在体育文化公园、儿童乐园里游玩,处处欢声笑语;打造露营地、配套公厕等基础设施,我区城市品质得到提升。

  这得益于区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完善凤嘴江永隆广场至高架桥两岸步游道设施的建议》。相关部门据此进一步规范完善标识标牌,合理安装休闲座椅,对沿线公厕进行提档升级,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区政协切实把反映社情民意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紧紧扭住“质量提升”这个核心,出台《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办法》,健全学习培训、知情明政、情况分析、通报表扬、聘任特邀信息员等工作机制,对信息撰写、编辑、报送、反馈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重塑,积极引导委员反映事关全区改革发展和民生事业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推动信息质量大幅提升。

  以“四下基层”为抓手,深入开展社情民意信息征集工作,在征集编报上求精准。广泛收集各类社情民意信息126条,重点围绕中小企业融资、职业教育发展、农村宅基地交易、大学生就业创业、劳务派遣用工、村干部工伤保险、青少年心理健康、邮政快递服务等问题,整理编报信息89篇。

  《合理设置社会保障卡期限优化换卡流程》《残疾人购买商业保险存在壁垒亟待破除》等21篇信息被市政协采用,在采用转化上创新高。《加强和完善病理医疗服务的建议》《癌痛镇痛药物纳入集采药品目录的建议》等17篇信息转报全国政协,《重视解决我市部分企业异地参保问题的建议》等4篇信息转送市级职能部门,《推动我市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的建议》获市林业局办理回复,《加快我区充电场站建设的建议》获领导批示并转有关部门研究落实,采用率和成果转化率创历史新高。通过社情民意“直通车”不断提速,将人民群众的心愿诉求广泛汇聚起来、及时反映上去,促进一项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落实下来,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满满幸福。

  “服务群众”用真情办实事

  走进刚投用的区特困失能集中照护中心,只见服务大厅、生活照料室、休闲娱乐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为老人提供优质的生活照料、医疗康养等服务。

  政协委员提出《关于推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截至目前,全区依托原乡镇敬老院和部分国有闲置资产,通过多元化选址,采取撤并改造、利用闲置资产改造、新建等方式,打造出3个市级示范养老服务中心和29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建成5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和2所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中心,通过公办养老机构国企化改革打造4所片区敬老院。

  区政协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想问题、谋对策、做好事,助力实现南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紧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开展协商、视察和监督,围绕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改造、建立生育政策激励支持体系等民生课题进行专题调研,挑选农村“四好农村路”管理、城区中小学规划选址、城乡公共医疗设施建设、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民生提案实施专题督办,取得较好效果。

  着力助推重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以实地查看、走访群众、座谈交流、听取汇报等形式,详细了解城区供水能力建设、应急水源工程建设、人才公寓建设、农村交通路网提升、文体惠民等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落实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金龙村委员工作室每周三常态化开展政协委员会同“三所一庭”坐班会商乡村社会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工作室已成功化解社会矛盾5起,就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开展了4场专题调研活动,受到群众欢迎。

  区政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各界委员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义诊体检、文化下乡、实用技术培训、健康知识讲座等公益活动40多场次;积极参与爱心助学、关爱五保老人、帮扶困难家庭、支持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活动,带头捐款捐物。一件件好事实事,抒写了委员为民尽责的高尚情怀,彰显了为民初心、赢得了广泛民心。

  “党建引领”强队伍提实力

  去年,区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以坚持党的领导领航定向,以理论武装铸魂强基提高政治站位,以党的建设引领政协事业发展。

  自觉服从领导,主动把助力新南川建设作为政协履职的“主跑道”,认真履行区四大班子“一盘棋”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区委请示报告59次,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强化理论武装,着力打牢思想基础。严格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两级党组举办读书班集中交流、学习讨论、讲授专题党课等44人次,开展专题调研16项,落实转化事项32个。

  狠抓常态理论提升,全年举行两级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会、常委会等学习85次,《牢记殷殷嘱托 共谱发展新篇》等5篇学习体会被《重庆政协报》刊登。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强化党建引领。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引领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认真贯彻全国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部署,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切实发挥好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

  严肃开展党内生活,加强对党员干部、党员委员的党性锻炼、教育管理。

  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深入实施“党建+建言”“党建+助推”“党建+主题活动”等特色党建工程。

  主动适应现代化发展新要求,突出固根基、强本领、提水平、增活力,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对外宣传,为政协事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切实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举办多个专题培训班,开展“委员大讲堂”读书活动25期,邀请市政协多位领导和重庆大学教授为委员辅导授课,组织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市政协的培训班300余人次,全年向委员发放政协刊物、资料汇编等学习资料近3000册,有效推动政协委员“履职力”明显增强。

  围绕打造“模范机关”,切实做到党性、能力和作风三个“一起抓”,不断激发政协机关的动力、活力和创新力。

 

记者: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