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鸣玉镇特种稻分红现场,村民拿到自己的分红款。 记者 聂灵灵 摄
南川融媒讯(记者 聂灵灵)“向云林,6162元。”“杨光,7840元。”近日,鸣玉镇政府会议室内热闹非凡,村民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在签字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领走属于自己的特种稻分红款。
今年,鸣玉镇6个村(社区)189户村民种植特种稻930亩,采取“公司+科研团队+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公司免费提供特种稻种子、农药肥料和技术,农户负责耕种,公司以保底价进行收购,利润的20%归村集体经济,80%为村民分红款。
31岁的村民兰传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流转了10亩土地发展特种稻,今年收获了5000公斤,还获得了鸣玉镇政府对特种稻种植大户的奖金,他说:“今年种特种稻,保底收购价每公斤2.6元、分红款1.4元,每亩地效益就提高了700元。”
据了解,特种稻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开发的新型水稻品种。该品种大米中的淀粉转换成糖的过程很慢,适合血糖高的人群食用,市场前景较好。
“起初我们只在明月村试点200亩,经济效益很可观,后来逐年在各村推开,今年共种植930亩,收获约41.8万公斤,除去村民自留粮食,收益达到95.5万元,村民单户最高收入达到1.9万元。”鸣玉镇农服中心主任陈远文说,明年计划特种稻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并引进稻谷烘干机以保证稻谷质量,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科技助力农业,让我们发展有了底气。”村民陈善云说,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还省工省时省力。
当天,在分红现场,鸣玉镇政府给今年收益总额超过1万元的12户特种稻种植大户发放奖金,并将95.5万元按照分红比例发放到各村集体和村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