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技局:三聚三智助推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3-11-13 09:29:26 来源:南川融媒体中心
新闻摘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近年来,区科技局以创建高新区为引领,以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牵头实施了“三聚三智助推科技创新谱新篇”人才项目,着力内培外引、补齐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短板。

  科技创新智库引方向

  开展了“南川金佛山北坡索道改扩建工程对金佛山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影响评估”工作,为金佛山北坡索道改扩建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发表了“中国南方中新世晚期台原最大水平洞穴(金佛洞)及其对喀斯特地貌演化的意义”核心期刊论文……

  作为我区科技创新智库专家,去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远海一直奔走在金佛山的科研路上,为我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智慧力量。

  去年,区科技局重点围绕我区中医药、页岩气等9个产业选聘了10位科技创新智库专家,尽可能在各个重点产业配备至少一名懂科技懂经济的高级专业人才,服务期内已形成决策咨询报告10余篇,其中很多意见建议被采纳,为我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同时,区科技局优化对科技创新智库专家的动态管理,依据《南川区科技创新智库专家绩效评价细则(试行)》严格打分,结合专家自评和产业主管部门评价,经区政府审定后,完成了对第一批10位智库专家的绩效评价,兑现绩效奖励25万元,充分激励、引导智库专家提供较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服务;启动第二批智库专家选聘工作,面向社会发布了征集智库专家的通知,已收到个人自荐和部门推荐的23名智库专家的申报材料,将结合高新区创建和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第一批智库专家绩效评价结果,优选15名左右专家充实智库。

  科技特派员破难题

  去年来,市动物疫控中心高级兽医师、科技特派员肖颖一直对口帮扶重庆青一银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乡村振兴科技帮扶工作。通过每月数次的实地勘查、合作交流等,肖颖在生猪养殖专业技术、粪污干湿分离技术、防疫工作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同时,针对该企业玫瑰园种养结合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肖颖还时常利用自己的“人脉”,请来相关专业人才、企业代表一同出谋划策。

  “科技特派员就是我们的及时雨。”重庆青一银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农告诉记者,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他们企业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也扩大了“朋友圈”,增长了见识,去年的生猪养殖产业也提升了15%~20%的盈利。

  据了解,区科技局坚持“因地制宜、技能发挥、精准选派”原则,聚焦中药材、古树茶、方竹笋、蓝莓、南川米等产业,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44名(国家“三区”科技人才18名),组成古树茶、南川鸡等科技特派团4个,变“单兵作战”为“团队协同作战”,使科技特派员的帮扶范围拓展到整个产业。2022年,科技特派员克服困难,积极应变,共计开展线下科技培训39场,提供线上远程指导200余次,帮助服务对象解决技术难题60项,引进推广新品种9个、新技术23项,直接服务企业、合作社、协会等机构98个,辐射带动农户超1000户;南川鸡遗传资源鉴定申请材料已提交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即将迎接专家现场鉴定。

  此外,区科技局不断创新深化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会同区委组织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通知》,发动乡镇(街道)为科技特派员配备科技助理共计44名,强化沟通联系,并由科技助理、区科技局工作人员同科技特派员一起深入现场实地指导,交流服务经验,促进产学研合作。先后对服务期满的8名科技特派员、15名国家“三区”科技人才进行考核,出台奖励机制,充分发挥评价激励作用,强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效果。

  科技领军人才显效能

  去年,区科技局通过组织开展全区企业创新能力调查,全面摸清南川主导产业科技创新成效突出人才的学历、职称、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对企业和南川经济社会的贡献等情况,并根据调研成果,结合实际,首开研究制定《南川区科技领军人才评选实施细则》并按程序报审通过后印发。

  同时,为使科技人才评价方法更加统一和规范,经过深入思考和综合评估,区科技局将科技领军人才评选与“金山英才”申报相结合,在修订出台的《南川区“金山英才”实施办法》中优化完善了科技领域人才的申报条件和评价标准,并在第三批“金山英才”申报推荐中共计推荐科技领域人才12人。

  市药研所副主任研究员雷美艳就是其中一员,她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开展服务。去年,她帮助金山镇群众发展林下灵芝产业,在合溪镇培育南川百合,帮助重庆科瑞东和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药渣处理等,在提高中药材质量、产量和标准化研究,开展生产与开发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 邓的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