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最大同心圆 凝聚最大正能量
——区政协2022年工作回眸(下)
心之所向,人之所往。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回望过去一年,区政协坚持凝有方向、聚有目标,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相结合,多举措、宽领域、全方位推进大团结大联合,着力做好凝心聚力这篇大文章,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最广泛汇聚起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强化合作共事
画好“同心圆”
同心聚力显身手,联合发力谱新篇。一直以来,区政协在团结联谊上成果颇多,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新一届区政协委员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结构明显优化,并将参与调研视察、提案撰写和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等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为政协高质量履职打下坚实基础。
发挥基层政协统战优势。2022年,区政协认真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政治共同体建设,与全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有关人民团体一道,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二十大精神、时事政策等,树牢正确的政治观和大局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和步调。充分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大力支持保障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在政协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全年安排议政发言120余人(次),收到提案167件、社情民意91篇,为全区改革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认真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任命7名党外委员担任专委会兼职副主任,加强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沟通,主动邀请他们参加政协学习培训、专题调研、专题协商等活动,推动形成更加紧密的团结合作局面。
强化联系联谊
扩大“朋友圈”
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切实发挥好政协联系广泛、人才荟萃优势,在奋力谱写南川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中彰显政协新作为、展示政协新形象。
一年来,区政协积极加强与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各方面的联络联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南川发展。主动争取支持。积极参与市政协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新能源产业培育、民营经济发展、茶产业发展等专题调研活动,结合南川所需,提出的相关建议意见得到充分采纳。市政协全会期间,在南市政协委员提交提案21件,利用大会发言、小组讨论等大力鼓与呼,受到市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南川发展的问题。全年与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县市区政协开展学习交流30余次,共同携手助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各界联动。通过举办“永远跟党走”主题书画展、“共画同心圆”委员篮球赛,开展委员走进区公安局、区法院等活动,引导各界委员在互动中扩大共识,在联谊中增进团结。
强化信息宣传
发出“好声音”
过去一年,区政协始终把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作为凝聚智慧、凝聚共识、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使“小信息”释放出“大能量”。
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建强特邀队伍,引导委员发挥渠道畅通优势,积极反映事关改革发展和民生事业的普遍性、关键性、典型性问题。拓展信息收集渠道,开展“大走访、大家谈、大收集”活动,全年共收到疫情防控、双稳工作、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均衡教育、安全稳定、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工作线索188条,经反复筛选、深入调研,编报社情民意102篇。其中获全国政协采用1篇、市领导批示2篇、市政协采用25篇,采用率和成果转化率创历史新高,考核成绩位居全市前列。
同时,区政协认真落实全国政协、市政协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政协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致力加强理论引领力,围绕人民政协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等主题,组织撰写《锚定正确方向 凝聚奋进力量》等8篇理论文章在全国政协和市政协报刊发表,《聚焦党政中心工作履职尽责研究》获评市政协重点理研成果。致力讲好政协新故事,在国家和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推出宣传稿件400余篇次,被人民网、新华网、今日头条等转载600余篇次,“渝事好商量”协商、“委员携手”行动、委员到村挂任名誉村主任等特色亮点工作被《人民政协报》深度报道,30多名委员履职事迹被《重庆政协报》专题报道,《为东街聚人气添活力》《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助企纾困服务发展中显担当》等多篇稿件获评市政协好新闻。致力持续奏响好声音,全年编辑出版《南川政协》《政协动态》16期,借助《南川日报》和南川电视台,多角度多形式报道政协履职动态、协商实践和议政成果,进一步扩大了政协工作的知名度、影响力,增强了凝聚力。
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区政协将保持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以守正创新精神不断推进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在不断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奋进力量的路上砥砺奋进。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