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委员关注高海拔地区农田整治 让“望天田”变“高产田”
发布时间:2023-02-01 09:29:48 来源:
新闻摘要:

  

 

5555555555

  河图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茶园。记者 黎明 摄

  南川网讯(记者 黎明)近日,大有镇水源村逢秋荣高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市劳模冯秋容正在蔬菜大棚里忙碌着。他从事蔬菜种植多年,基地面积从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近200亩,是当地出了名的蔬菜种植大户。

  “去年在基地建设的400多米产业道路,就是实施的农综项目。对土地的投入越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就越高,我是尝到甜头的。”冯秋容介绍,通过大棚种植,在夏季主打品种番茄、黄瓜丰收后,冬季还有莴笋、白菜等蔬菜供应市场。

  冯秋容说,我区高海拔地区有着独特的气候特点,土壤和环境条件都十分适合种植晚熟类蔬菜、水果。由于受到交通、水利和土地耕种条件的限制,农业种植成本高,耕地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利用。

  去年两会期间,作为区政协委员的冯秋容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高海拔地区农田整治的建议》。建议加快高海拔地区耕地整治力度,壮大乡村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发展潜力。

  走进河图镇中图村5组,这里已经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只见原来的坡地已经变成梯田,一条条新建的产业道连通了各处。

  从2021年开始,河图镇就在中图村、上河村实施高标准农田的宜机化建设3000亩。主要为坡改梯,利于机械化耕作,整治后的土地用于水稻、高粱、茶叶等种植。

  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委了解到,2022年,我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纳入重点项目进行推进。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0亩,实施高标准农田“七化”示范区建设6000亩、“千年良田”4000亩。截至目前,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工。

  在规划方面,当前,我区对包括金山、头渡、德隆、大有、庆元、古花、合溪、三泉、山王坪等南部高海拔地区,产业的定位是,重点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具体思路为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高海拔优势,重点支持发展中药材、古树茶、方竹笋、中蜂、高山蔬菜、高山晚熟水果、冷水鱼等特色产业,将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打造集特色产业、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纳凉避暑于一体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南部丘陵山区,将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生态治理项目,解决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区农业农村委已连续两年在庆元镇汇龙村、飞龙村、龙溪村,大有镇石良村、指拇村、水源村、大一社区布局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据介绍,根据我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我区将围绕“藏粮于地”,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种子基地为重点,分年度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完成1.2万亩宜机化改造,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千年良田”建设工程,整村整镇整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以“七化”目标为要求,推动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