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斗,回来了!”
发布时间:2022-11-30 09:37:58 来源:
新闻摘要:
88888888

  向治刚正在管理稻香鸭。记者 聂灵灵 摄

  ■ 记者 聂灵灵

  “华斗,回来了!他是致富带头人。”

  说起鸣玉镇中心社区的产业发展,村民口中都提到一个叫“华斗”的人。

  “华斗”本名向治刚,是土生土长的鸣玉镇中心社区向家沟村民,因向家沟发展落后选择外出打工,经过多年奋斗有了一定积蓄,虽然常年在外但心中一直惦记着自己的家乡,2019年回乡后开始创业,如今拥有一楼一底的农家小洋房,还发展了30多亩稻香鱼、1000多只鸭子,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2019年,是让向治刚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年。这年回鸣玉后他发现,乡镇环境、基础设施等都在发生着变化,昔日那个脏乱差的小乡镇逐步变得美丽。

  于是,他决定不走了!

  向治刚在向家沟规划出自己的田园生活,按照一年四季有果采的发展模式,将原来的土墙老房子重新修建成一楼一底的青钢楼房,流转30亩撂荒地栽种果树和建鱼塘。那时,向家沟还是一个交通不便、产业落后的小乡村,同村的老人都劝他发展要慎重,这么偏远的地方谁会来?

  “向家沟有山有水,土质又好,我坚信是有发展潜力的,肯定有人认可这里。”向治刚对于自己的规划很有信心。发展中,附近的村民在他这里打起临工,修房屋、开荒地、种果树……这让当地村民尝到了返乡人带来的甜头,村民向华长说:“‘华斗’回来了,让我们实现家门口务工,上班顾家两不误。”

  随着乡村振兴发展,2020年向家沟纳入鸣玉镇乡村振兴发展规划。2021年,鸣玉镇向家沟乡村振兴示范长廊正式开建,这更加坚定了向治刚在向家沟发展的信心,此时向治刚的楼房修建完成,并装修成能接待200人用餐的农家乐。随着镇里引导村民发展稻香鱼产业,向治刚在经营自家农家乐的同时,又选择加入稻香鱼产业。

  2022年,向家沟沿线按照“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特色化”宜居村庄建设要求进行建设,6.5米宽的马路从村口修到了向治刚家门口,“鱼稻共生”产业,“心心相印 五彩花田”油菜花田等农旅融合产业吸引着区内外游客前来打卡参观,向家沟的知名度高了起来。

  “向家沟发展起来,农家乐的生意也好起来,油菜花节的时候,最多一天接待了近200人用餐。”向治刚说起年初油菜花节的情况,打心底里高兴。高兴的不止向治刚,附近的邻居也跟着沾光,向华全说:“这是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他家有了游客,我们的土鸡、土鸭、老盐菜等农产品也销售得很好。华斗不仅收购农副产品,我们还可以到农家乐直接销售给游客。他回来树起发展的榜样,我们也打算跟着他发展。”

  目前,向治刚经营着农家乐,在“鱼稻共生”产业中,加入稻鸭养殖,实现一田三用,每天一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收益实现成倍增长,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相关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