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网
嘉宾在南川展台参观我区特色产品。记者 喻梵 摄
市民在观看摄影展。记者 甘昊旻 摄
■ 记者 盛余多
6月11日,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川渝首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公园科普宣传周在我区启幕。
本次活动以“呵护自然遗产 传承生态文明”为主题,共有25家来自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重庆本地的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公园管理机构和单位到现场宣传推介,通过摄影展览、科普体验、有奖答题、免费送票等方式,吸引公众共同关注和保护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地,更好地传承生态文明。
摄影作品展现世遗之美
气势雄浑的三峡夔门、风光旖旎的西岭雪山、诗情画意的桂林漓江、鬼斧神工的云南石林、秀美幽静的荔波小七孔古桥、大气磅礴的金佛山喀斯特桌山……
启动仪式现场,50幅摄影作品吸引市民驻足观看。摄影作品内容皆是云、贵、川、渝、桂五地的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公园美景,包含了山、林、湖、瀑、江、岛、峡、池等不同景观,让大家足不出南川就能领略祖国的山水风光,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云南石林和金佛山都属于南方喀斯特,以前觉得两个地方景色应该差不多,今天看了摄影展才发现区别挺大的。”来自云南石林景区的工作人员李强说,他通过照片见识到了金佛山的旖旎风光,迫不及待想去金佛山上现场感受一番。
科普体验感受世遗之奇
“大家都知道金佛山方竹笋出名,可有谁懂得如何分辨方竹笋和其他竹笋吗?今天就让我来教教大家。”启动仪式现场还有一个地方人气爆满,那就是科普体验区,科普工作者正在给市民普及方竹笋知识。
拿起显微镜看、动口尝、凑近嗅……一个个好奇心十足的市民在科普工作者指引下,先后采取听、摸、闻、尝、看的“方竹五感体验学习方式”,逐一比较方竹与水竹、金竹的区别。“方竹真的是方的!”“显微镜下看方竹纤维要粗一些。”“敲在上面感觉方竹更脆。”
看到市民们惊讶的样子,科普工作者解释说,方竹的大小、外观看起来跟水竹、金竹差不多,但是方竹外圆内方,生长时间主要在秋天,生长规律则是海拔高温度低的地方先抽芽,采笋则从山上往山下采,而且有别于一般采笋用手掰或锄头挖的方式,采方竹笋主要是用脚踢,同时它的微量元素也是所有竹笋中最高的,堪称“笋中之王”,是南川金佛山的瑰宝。
本次活动期间,主办方还将组织开展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研学、现场科普和生态体验活动,邀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等专家讲解金佛山喀斯特地质相关情况。同时,重庆市和四川省各地市、区县同步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公园等的认知,增强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永续发展意识。
免费门票宣传世遗之妙
“我中奖了,是施秉云台山的免费门票!”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发布了“川渝世界遗产科普精品路线”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走进自然探索秘境精品路线”,并举行了扫码答题抽奖活动,为现场观众送上各条线路景区的免费门票,让大家直呼过瘾。
“本次活动送出的门票都是各个地区最值得一看的景区。”据悉,宣传周期间,主办方将在线上采用微信小程序分批次开展公众有奖科普知识答题活动,并从中抽取由69家来自贵州、四川、重庆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公园景区提供的免费门票约7万张,以及小红包约1.5万份,为市民送来优质的旅游大餐,并借此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公园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宣传展示各地独特的山水魅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高地。